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射殿

标题包含
射殿
鹤盖阴阴覆苑墙,更添苍雪助清凉。 高皇俭德规模远,不作南朝石步廓。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在茂密的鹤盖树荫下覆盖着园墙,又增加了苍茫的白雪来增加凉爽感。这位高贵的皇帝有着宏大的德行和眼光,他没有建造像南朝那样富丽堂皇的石砌城郭。
去完善
释义
1. 鹤盖:指皇帝仪仗中的华盖。这里借指皇帝的荫庇。 2. 阴阴:昏暗的样子。 3. 苑墙:皇家苑囿的围墙。 4. 苍雪:即白发。这里是比喻,形容皇帝的白发。 5. 高皇:指宋太祖赵匡胤。 6. 俭德:节俭的美德。 7. 规模:计划和策略。 8. 南朝:指南朝各代,如宋、齐、梁、陈等。 9. 石步廓:又作“石步廊”,指帝王陵墓前的石级和廊道。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以“射殿”为题,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美好的画面。诗人通过对鹤盖、苑墙、苍雪等景物的描写,展现了皇家苑囿的宏伟壮丽。同时,诗人还强调了高皇的节俭美德,表达了对古代皇帝敬仰之情。整首诗意境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射殿》是南宋诗人曾极所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表达了诗人对当时朝廷的不满和对国家命运的忧虑。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南宋末年,公元12世纪末至13世纪初,这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动荡时期。 在这段时间里,曾极作为一名知识分子,亲身经历了南宋朝廷的腐朽和衰落。他目睹了统治者的昏庸无能,官僚腐败严重,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然而,当时的朝廷却对此视而不见,仍然沉溺于声色犬马之中,这使曾极深感痛心。 在时代背景下,南宋末年,金、蒙等北方民族政权对南宋构成严重威胁,战争不断。而南宋朝廷却在政治上保守,军事上无能,导致国家陷入困境。同时,科举制度成为士人晋升的唯一途径,但弊端丛生,许多有才能的人被埋没,反而一些无能之辈因裙带关系登上高位,这使曾极对朝廷更加失望。 在这种背景下,曾极创作了《射殿》这首诗歌,表达了他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对朝廷的不满。他用“弯弓射殿”这一形象的手法,寓意对朝廷的愤怒和抗议,同时也表现了自己作为知识分子忧国忧民的责任感。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