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三十六宫

标题包含
三十六宫
曲阁便房三十六,欲回舞袖不容身。 黄金壁带今安有,笑杀宣和大内人。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弯曲的小屋和偏房共有三十六个,想要转身舞动却显得局促。 如今还有多少人能拥有黄金腰带呢?恐怕只能嘲笑那些曾经是皇宫里的人了。
去完善
释义
1. 曲阁便房:指曲折的走廊和僻静的小屋,这里代指皇家的园林建筑。 2. 回舞袖:形容舞蹈的动作。 3. 不容身:没有空间容纳自己。 4. 黄金壁带:指镶嵌着金片的腰带,古代贵族的服饰,这里用来形容富丽堂皇的景象。 5. 安:疑问副词,哪里。 6. 宣和:宋朝徽宗皇帝的年号(1119-1125年)。 7. 大内人:皇宫中的侍卫和宦官。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歌表达出了诗人对宫廷繁华与衰败的感慨。诗人以“曲阁便房三十六”描绘了宫廷的富丽堂皇和庞大复杂,但紧接着以“欲回舞袖不容身”揭示了这些华美的宫殿却无法容纳一颗热爱自由的心灵。黄金壁带和宣和大内是曾经的辉煌,如今却已经不再,这种对比让人感叹时光的无情和世事的变迁。这首诗语言质朴,情感深沉,具有很强的历史感和人文关怀。
去完善
创作背景
《三十六宫》是明朝诗人曾极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明朝末年,即公元16世纪末至17世纪初。 在这个时期,中国正处于明朝的晚期,社会动荡不安。一方面,政治腐败、宦官专权、土地兼并等问题严重,导致百姓生活困苦,民间矛盾激化;另一方面,边疆少数民族势力崛起,如后金(即后来的清朝)在北方对明朝构成威胁。此外,这一时期正值欧洲文艺复兴运动的后期,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传播对世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诗人曾极生活在这样一个复杂多变的时期,他的人生际遇也颇不平凡。据史书记载,曾极原本是一个才华横溢的文人,但因其直言不讳的性格,多次遭受政治迫害。他曾因上疏谏言被贬谪至边远地区,后因故得以重返朝廷。然而,当他看到明朝政府的腐朽无能和民间的疾苦,再次上疏劝谏,却遭到皇帝的震怒,被革职为民。在这种人生经历的影响下,曾极创作了许多反映民间疾苦、批判时弊的诗篇,如《三十六宫》等。 在这首诗中,曾极通过对“三十六宫”的描绘,表达了对皇帝荒淫无度、奢侈靡费的不满和对国家命运的忧虑。他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皇宫的繁华景象,以及宫女们空虚无聊的生活,以此揭示出统治者的昏庸无能和人民生活的痛苦。这首诗既是对现实社会的深刻揭露,也是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期许,体现了诗人忧国忧民的高尚情操。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