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冶城楼

标题包含
冶城楼
袅袅疎林集晚鸦,钟山云气入簷牙。 何人乘月吹长笛,夜看云陵百万家。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傍晚时分,稀疏的树林中聚集着一群归鸦,金陵山的云雾之气似乎已经侵入到了屋檐之上。不知是谁在月光下吹起了悠扬的长笛,使得夜晚的景色显得更加迷人。放眼望去,数百万家的灯火犹如天上的繁星一般璀璨夺目。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冶城楼:指南京的冶城山上的高楼。 2. 袅袅:形容树木花草摇曳生姿的样子。 3. 疏林:稀疏的树林。 4. 晚鸦:傍晚归巢的乌鸦。 5. 钟山:位于南京的紫金山,又名北山、金陵山。 6. 云气:云雾水汽;这里喻指缥缈的景色。 7. 簷牙:檐际翘出如牙的部分;泛指屋檐。 8. 何人:谁,哪个。 9. 乘月:趁着月光。 10. 长笛:一种管乐器。 11. 夜看:夜间观看。 12. 云陵:传说中的仙山。这里可能借指钟山。 13. 百万家:形容众多人家;这里指万家灯火。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暮色四合之际,诗人登上冶城楼所见之景。诗中疏林、晚鸦、云气等元素构成了一幅宁静而辽阔的画面,展现了诗人的旷达胸怀和敏锐的观察力。此外,诗歌还传达了岁月流转、人事沧桑之感,使读者陷入深深的思考。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冶城楼》是南宋诗人曾极的一首描绘登楼远望的抒情诗。这首诗歌作于公元1265年左右,正值南宋末年。 在这个时期,曾极的个人经历颇为坎坷。他曾担任地方官职,但受到排挤,后来辞官归隐。在南宋末年这个动荡不安的时代背景下,曾极对国家的现状和前途深感忧虑。他选择登上冶城楼,远眺江南的美景,借此抒发内心的感慨。 此时,南宋王朝正处于金兵南侵的威胁之下,朝廷内部矛盾重重,政治局势日益紧张。然而,江南地区仍然保持着相对安定的局面,经济和文化发展较为繁荣。曾极在诗中通过对江南风光的描绘,表达了对和平与繁荣的热切期盼。 在诗歌的创作过程中,曾极运用了对仗、拟人等修辞手法,使得诗篇富有形象感和表现力。同时,他在抒发个人情感时,也表现了忧国忧民的情怀,反映了当时士人的普遍心态。总之,《冶城楼》是一首具有浓厚时代气息和个人情感的佳作。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