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决囚灯

标题包含
决囚灯
五详三覆始施刑,明灭兰膏岂足凭。 可惜当年杀严续,无人为益决囚灯。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在充分审查和核实之后才开始实施刑罚,微弱的灯光怎么能作为确凿的证据呢?遗憾的是当时杀死了严续,没有人替他照亮前行的路。
去完善
释义
1. 五详三覆:指审判案件时慎重细致地审理五次,反复核查三次。这里指审判过程的审慎。 2. 兰膏:古代用泽兰子油制成的蜡烛,用以照明。 3. 明灭:指灯光闪烁不定,表示光线不充足。 4. 严续:即严续生,南宋末年农民起义领袖,曾被误杀。 5. 益决囚灯:指确认犯人的罪行。益,增益、确认;决囚灯,指对犯人定罪的判决。
去完善
赏析
《决囚灯》是宋代诗人曾极创作的一首描绘司法公正的诗。诗中通过“五详三覆始施刑”和“明灭兰膏岂足凭”两句表达了刑罚必须谨慎、公正执行的观点。诗歌以历史事件为背景,表达出即使有人犯下重罪,在施行刑罚前也需要多次审核确认,而不能仅凭一时的愤怒或偏见来断案。这种严谨的司法态度正是古人对于公平正义的追求与坚守。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决囚灯》是南宋诗人曾极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大致在南宋中期,约公元1140年至1200年间。这个时期正值南宋立国之初,历经战乱,国力衰微,民生凋敝。 在人生际遇方面,曾极是一位有志于恢复中原的士人,他在南宋朝廷任职期间,亲眼目睹了国家政治腐败、民众疾苦的现实,这使得他对现实产生了深深的忧虑和感慨。他曾多次上疏直言进谏,但未被采纳,最终因触怒权贵而被贬谪。 在时代背景方面,当时南宋政权偏安江南,中原地区陷入金国统治。朝廷内部的权臣勾结,政治腐败严重,民生困苦。在外交方面,南宋与金国处于敌对状态,双方战和不定,使得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曾极在这个时代背景下,深感责任重大,希望以自己的绵薄之力改变国家的命运。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