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三品石

标题包含
三品石
一士真能重本朝,中原劲敌是天骄。无情石却登三品,不念忠贤屈下僚。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一名真正的士人应该看重自己的国家,而强盛的中原劲敌则是来自北方的天之骄子。可惜那些无情的石头却能登上高位,却不顾忠诚贤良的人才受到委屈。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三品石:这里指位于四川省成都市的一座石头,名为“三品石”。 2. 曾极:宋代诗人,字子岩,号萧寺,兴国军永兴(今江西泰和)人。 3. 中原:这里指的是中国中部地区。 4. 天骄:古代北方民族对汉族的称呼,后泛指外族侵入者。 5. 本朝:这里指的是宋朝。 6. 无情石却登三品:形容无情的石头竟然也能登上三品的官位。 7. 不念忠贤屈下僚:意指石头的地位超过了忠诚贤能的人,让他们屈居于下位。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名为《三品石》,作者是南宋的曾极。诗中表达了对国家忠诚的敬重和对才能不被重视的惋惜。诗人将中原劲敌比喻为“天骄”,表达了敌人的强大和不可轻视。然后通过叙述石头虽然并无生命却能登上三品的高位,对比那些忠诚且有才干的人却被埋没的事实,反映出当时的现实不公和士人怀才不遇的心态。
去完善
创作背景
《三品石》是南宋诗人曾极的一首咏物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约为公元1156年,正值南宋绍兴二十六年,金兵南下,中原沦陷之际。诗人曾极,号正堂,江西抚州人,他一生奔波,晚年寓居临安(今杭州)。 在这一时期,南宋朝廷偏安一隅,政治上腐败无能,百姓疾苦深重。曾极在目睹国破家亡的惨状后,痛感时局艰危,忧国忧民之心油然而生。他以“三品石”为题,借古讽今,表达了诗人对时局的忧虑和对国家命运的关切。 诗歌通过对“三品石”的描绘,揭示了当时社会的风俗、道德和人心等时代背景。诗人以石头为喻,寓指人品的高尚与否,讽刺了当权者腐化堕落的现象。同时,他也借石头的不屈不挠,表达了自己坚韧不屈的精神风貌和忧国忧民的情怀。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