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雉场
不整军容北射狐,却资媒翳取欢娱。
山梁饮啄关何事,浪费君王金仆姑。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悠闲地向北边射狐不整理军队,只是借此获得快乐。
在山梁上寻食,这和你有什么关系呢?真是浪费了君王的金仆姑。
去完善
释义
《射雉场》:本诗是宋末元初诗人曾极创作的一首咏史诗。
1. 曾极:南宋末年至元代初年诗人,以咏史抒怀诗著称。
2. 不整军容北射狐:指不整顿军容就去北方打猎。射狐,指的是猎取狐狸的行为。
3. 却资媒翳取欢娱:这句是说射雉反而因为找到遮蔽物获得了快乐。却,转折连词;资,依赖;媒翳,指遮蔽物的掩护。
4. 山梁饮啄关何事:这句说山梁上的鸟雀饮水觅食之事与我无关。饮啄,指鸟类饮水进食;关何事,即与我无关的意思。
5. 浪费君王金仆姑:这句是说浪费了君王的金箭。金仆姑,指古代的一种金色箭矢。
去完善
赏析
《射雉场》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君主游猎行为的批评和对野生动物的同情。诗中的“射雉场”指的是古代皇帝狩猎的地方,这里的“射狐”和“金仆姑”都是指皇帝使用的弓箭。诗人通过描述皇帝在狩猎时“不整军容”,只为了满足自己的娱乐,表达了对这种行为的讽刺。同时,诗人通过描绘山梁上的野鸡,暗示了这些野生动物与皇帝的狩猎行为无关,却被无辜地杀害,表现了诗人对野生动物的同情。整首诗通过对皇帝狩猎行为的批判,传达了诗人对生命的尊重和爱护。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射雉场》是南宋诗人曾极创作的一首描绘射雉场景的诗歌。这首诗创作于公元1187年,正值南宋孝宗时期,南宋与金国南北对峙的历史背景下。
在创作这首诗歌时,曾极刚正不阿,主张抗金,恢复中原。然而当时朝廷却偏向议和,这使得曾极壮志难酬,内心充满了忧虑和愤懑。他游历各地,通过观察民间的生活情景,抒发自己的爱国情怀。
在《射雉场》中,诗人通过对射雉场的描绘,表达了民众对战争的厌恶和对和平生活的向往。诗中的“强弓四翼”象征着战场上的勇士,而“雉场深掩映”则寓意着百姓对战争的回避。这些意象都传达出诗人对战争的无奈以及对民生疾苦的关切。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