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马渡
仲达欺孤与操同,岂能长世抚提封。
瑶图暗换君知否,班特浮江自化龙。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中达欺骗我如同曹操一样,怎么可能长久地统治国家呢?
你是否知道,美好的前景已经被改变,班特漂浮在长江上自己变成龙。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仲达:即司马懿。字仲达,三国时期魏国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
2. 欺孤:指司马懿欺诈曹爽的故事。据《晋书·宣帝纪》记载,嘉平元年(249年),高平陵之变爆发,当时掌握大权的曹爽陪同皇帝曹芳离开洛阳祭扫皇陵,司马懿趁机在首都洛阳发动政变,控制了京都的军队,派遣蒋济诈称郭太后旨意,宣称暂令曹爽兄弟以侯爵身份回到府第。随后逼迫曹爽交出大权。
3. 抚提封:安抚国家之意。这里指司马懿篡位。
4. 瑶图:古代传国之瑞玉,形状如璧。比喻国家政权。
5. 班特:汉班超字仲升,是东汉时期著名的军事家和外交家。
6. 浮江:汉有童谣云“江水东流长且清”,后来由“江”字的形状联想,表示投降。
7. 自化龙:自己成为皇帝。
去完善
赏析
《五马渡》是南宋诗人曾极的一首咏史诗,通过对历史的回顾和反思,表达了作者对于英雄人物的赞美和对国家命运的忧虑。这首诗歌通过对比刘备、曹操和孙权等人的历史事迹,揭示了历史的变迁和国家兴衰的内在原因。
首句“仲达欺孤与操同”中的“仲达”指的是司马懿,而“欺孤”则是指他在魏明帝时期担任辅政大臣时,对曹爽进行的排挤和陷害。这一行为与曹操在汉献帝时期的所作所为有相似之处。作者以此开篇,表达了对司马懿背信弃义的不满和批判。
第二句“岂能长世抚提封”是对司马懿的评价。他虽然在政治上取得了一定的成功,但未能像曹操那样建立长久的基业。这一方面是因为他的道德缺陷,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历史的必然规律。作者认为,一个人的道德品质和国家命运密切相关。
第三句“瑶图暗换君知否”中的“瑶图”是指古代中国的版图,而“暗换”则意味着国家的兴衰更替。这句诗的意思是:历史上的版图变化,你们是否已经知道?作者以此提醒人们关注国家的历史和未来,以便更好地应对现实问题。
最后一句“班特浮江自化龙”中的“班特”是指东汉末年的黄巾军首领张角,而“浮江自化龙”则寓意着英雄人物的崛起和衰落。这句诗的意思是:像张角那样的英雄人物,他们在历史的洪流中浮沉不定,最终也只能化为乌有。作者以张角的例子来警示人们,要珍惜眼前的时光,努力为国家贡献自己的力量。
去完善
创作背景
五马渡江处,涛声滚滚来。白云还自北,黄叶又南催。远望秋烟起,寒迎旅雁哀。登临无限意,倚啸望淮台。
这首《五马渡》是宋代诗人曾极在晚年时期创作的。作为南宋文人,他经历了北宋末年战乱、朝代更迭以及南宋时期的和平发展。其作品主题多围绕江山社稷、历史演变及人生哲理展开。这首诗描述了诗人在五马渡的所见所闻,表达了作者对人生无常和自然变化的感慨,也寓含着他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忧虑。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