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送真泉州

标题包含
送真泉州
隠然风节动朝行,屡叩龙墀贡皂囊。 未促相如归蜀道,翻令汲黯去淮阳。 便藩自足荣莱服,邃殿谁当补舜裳。 急召诸贤固根本,玺书早晚出明光。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这一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朝廷选拔人才的期望,希望选拔出的官员具有高尚的风节,能够为国家做出贡献。诗中提到了一些历史人物,如相如和汲黯,他们都是古代著名的贤能之士。诗人认为,只有选拔出这样的人物,国家才能稳固发展。同时,也希望皇帝能够早日发出诏书,召集贤能之士,共同巩固国家的根基。
去完善
释义
1. "隐然":意指使人看重的风度、品质; 2. "风节":即风采、风操; 3. "朝行":意为在朝廷的行列中; 4. "龙墀":皇帝宫殿前的台阶,借指朝廷; 5. "贡皂囊":向朝廷进献密封建议书的袋子; 6. "未促":尚未来得及催促; 7. "相如":西汉文人司马相如,此处是作者的自比; 8. "蜀道":四川的道路,这里是作者拟归乡的暗示; 9. "翻令":反而让; 10. "汲黯":西汉名臣,以刚直著称,此处以汲黯代表泉州任职官员; 11. "淮阳":古代地名,这里代指泉州; 12. "便藩":安顿诸侯王的意思,这里是作者赞美泉州地处东海之滨,景色宜人; 13. "莱服":鲁国的莱州地区所产的一种绿色绢布,用以制作官服; 14. "邃殿":深邃的殿堂,此处喻指朝廷中枢; 15. "谁当":谁能担当; 16. "舜裳":舜帝时代的官员服饰,象征高位; 17. "急召":尽快召集; 18. "固根本":巩固国家的根本基础; 19. "玺书":用皇帝玉玺封印的文书; 20. "明光":汉宫名,这里代指皇帝的宫殿。
去完善
赏析
这是一首表达忠诚和忧国忧民情感的诗歌。诗人以泉州知府为对象,描绘他高尚的风范和正直的品质,同时表现诗人对他的敬重与惋惜之情。诗歌传达了对国家政治的关心和对民生福祉的忧虑。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送真泉州》是南宋诗人曾极所创作的送别诗。其创作时间为南宋末年(约公元1250年),正是宋朝衰败、元朝崛起的历史时期。 诗人曾极,生卒年不详,原籍江西庐陵人,生活于南宋末年。他的一生经历丰富,曾在朝廷任职,后因战乱辗转各地,足迹遍布江南。这一时期的曾极,对国家的动荡和百姓的疾苦有着深刻的体会,这也成为他诗歌创作的灵感来源。 在《送真泉州》这首诗中,曾极描绘了自己送别好友真泉州的情景。真泉州是当时的一位著名学者,因为战乱而离开故乡,前往福建泉州避乱。在诗中,曾极表达了与好友分别时的不舍之情,同时也流露出对国家命运的关注和对民生疾苦的忧虑。 这首诗创作于南宋末年,正值蒙古帝国南侵,宋金对峙的时期。这一时期的宋朝,政治腐败,民不聊生,战乱频发。曾极作为一位关心国家命运的文人,他用诗歌表达了对时局的关切和对友情的珍视。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