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文公先生挽词

标题包含
文公先生挽词
皇天开太极,庚戌圣贤生。 六籍文将绝,千年道复明。 渊源罗仲素,师友李延平。 遶舍闽溪急,潺湲洛水声。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上天缔造了天地万物,在庚戌年诞生了伟大的圣贤。 古代的经典文献即将失传,但千年的道理智慧却逐渐重见光明。 他受到有学问的罗仲素的影响,并与李延平结为好友和导师。 他的家附近有条闽溪湍急流淌,溪流之声如同洛阳涧水般潺潺不息。
去完善
释义
1. 太极:中国古代哲学中,“太极”是指派生万物的本原。这里用来表示宇宙的开始或起源。 2. 庚戌:庚戌是干支之一,即天干第七位“庚”与地支第十位“戌”的组合,代表年份。这里指的是宋朝诗人杨万里出生的年份,即公元1150年。 3. 六籍:指儒家的六种经典书籍,分别是《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和《乐经》。 4. 文公:朱熹的字,谥号文公,南宋著名理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 5. 罗仲素:罗从彦,字仲素,南宋学者、诗人,曾任泉州府教授。他是李侗的老师,也是朱熹的师承关系上的老师。 6. 李延平:李侗,字延平,北宋理学家、教育家,为二程(程颢、程颐)的三传弟子。他与朱熹有深厚的师生情谊。 7. 闽溪:福建省的一条河流,位于福州市附近,连接福州市区与闽江。 8. 潺湲:水流缓慢的样子。 9. 洛水:洛水是一条源于中国陕西省商洛市的河流,也是古代河南洛阳的护城河。这里的洛水声象征朱熹的教诲和思想影响着人们。
去完善
赏析
《文公先生挽词》是南宋诗人曾极悼念朱熹(文公)的一首诗篇。此诗通过描绘朱熹的诞生背景、学术贡献及其传承关系,表达了对这位大儒的敬仰和怀念之情。 首联“皇天开太极,庚戌圣贤生”,表达了朱熹诞生的神圣性。诗人以“皇天开太极”来形容宇宙万物的起源,紧接着提到朱熹出生于庚戌年,暗示了朱熹犹如天地间的圣贤降世。 颔联“六籍文将绝,千年道复明”,概括了朱熹在学术上的卓越成就。朱熹致力于儒家经典的研究和阐释,使得面临失传危险的“六籍”得以复兴,使千年前孔子所倡导的道统重新发扬光大。 颈联“渊源罗仲素,师友李延平”,揭示了朱熹学术思想的传承关系。朱熹继承了二程(程颢、程颐)以及张载等人的思想精髓,尤其与罗从彦、李侗等人结为师生好友,共同推动理学的发展。 尾联“遶舍闽溪急,潺湲洛水声”,借景抒情,表达了对朱熹逝世的不舍。诗人想象朱熹居住的周围环境环绕着湍急的闽江溪流,如同东流的洛水,寓意着朱熹一生的光辉事迹永远流传后世。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文公先生挽词》是南宋诗人曾极所作的一首悼念性诗作。这首诗创作于公元1241年,正值南宋末年,时局动荡,社会矛盾激化。这一年,南宋著名的学者、政治家朱熹去世,享年71岁。朱熹是宋代理学的集大成者,他的学术思想对后世影响深远。 在创作这首诗歌的时候,曾极正处于人生的一个重要阶段。他在政治上积极进取,渴望为国家贡献力量。然而,由于当时政治斗争激烈,曾极的仕途并不顺利。他曾多次参加科举考试,但未能取得优异成绩,因此未能进入官场。这使他感到失望和沮丧。 此外,南宋末年是一个充满矛盾和冲突的时代。一方面,南宋政权在内忧外患的夹击下,国家岌岌可危;另一方面,理学思想在当时得到广泛传播,对于维护社会秩序、提高民众道德素质起到了积极作用。然而,随着理学的普及,一些学者开始僵化地恪守程朱理学的教条,忽视了实际问题的解决。这让曾极感到痛心疾首。 在这样的背景下,曾极创作了《文公先生挽词》,表达了对朱熹的敬仰和怀念之情。他以诚挚的情感和深沉的思考,通过诗歌传达了对朱熹学术成就的赞誉和对时代弊病的批判。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