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钟山番人窟

标题包含
钟山番人窟
千群铁骑远来侵,凿穴钟山用意深。 天堑连空遮不断,烟尘直到海中心。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千军万马前来侵犯,在钟山挖掘洞穴用心良苦。 江河天堑无法阻止他们前进的步伐,尘土飞扬直至大海的中心地带。
去完善
释义
1. 钟山:位于今南京市玄武区。是南京地区重要的风景名胜之一。在历史上,钟山也多次作为军事要塞,抵抗外敌入侵。 2. 番人:古代对西部少数民族的称谓,这里可能指当时的蒙古军队。 3. 千群铁骑:形容数量众多的骑兵部队。 4. 天堑:天然的壕沟或江川,比喻险要的地理环境。 5. 烟尘:这里指的是战争的烽烟。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展现了番人侵略中国领土的情景。诗人通过“千群铁骑”的形象,生动地描述了敌人的来势汹汹和规模庞大。同时,“凿穴钟山用意深”一句揭示了敌人深入我国内部的险恶用心。接下来的两句则通过对“天堑连空”和“烟尘直到海中心”的描绘,展示了中国疆土的无垠和敌军的嚣张气焰。整首诗气势磅礴,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充分表现了诗人的爱国情操和对侵略者的强烈谴责。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钟山番人窟》是南宋诗人曾极的作品。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南宋末年,大约是1279年前后。这个时期,南宋政权岌岌可危,蒙古军队攻占了南宋的许多城市,整个国家陷入战乱之中。 在这个特殊时期,曾极作为一名南宋官员和文人,他对国家的命运和民族的安危深感忧虑。他在诗中描述了钟山的荒凉景象,以及番人在钟山地区活动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祖国山河破碎的悲痛和对民族危机的关切。 在南宋末年,由于战争的影响,许多人流离失所,生活在社会底层。这些人包括被俘的士兵、逃难的百姓以及一些少数民族。他们在战争中失去了家园,被迫四处流浪。这些人在诗中被称作“番人”,他们居住在简陋的山洞里,生活困苦。 总的来说,《钟山番人窟》这首诗反映了南宋末年的社会现实和人民的生活状况。诗人通过对钟山地区番人生活的描绘,表达了对自己国家和民族命运的担忧,以及对和平与安定的渴望。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