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寒岩 其一
金玉其相一两花,遐心空为尔兴嗟。
山矾不用来修敬,只许江梅共一家。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珍贵的花朵如同金子和宝玉一般美丽,我在远方却只能为之叹惋。不需要用山矾来表示敬意,只需要和梅花一样独立傲然就好。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金玉其相一两花:意指寒岩地区独特的美丽景观,如玉如金的奇特景象。金,形容色彩鲜艳。玉,比喻质地纯净。
2. 遐心空为尔兴嗟:表示诗人对寒岩美景的向往和感叹。遐心,远大的志向或美好的想象。空,仅仅,只是。尔,指示代词,这。
3. 山矾不用来修敬:诗句中的"山矾"是一种灌木植物,即南烛,因其花朵黄色并具有香气,常被用作佛前供花。此处表达的意思是山矾并不需用来供奉神明,暗示寒岩的美是自然的馈赠。
4. 只许江梅共一家:这句诗意味着寒岩的美景与江梅和谐共处,共同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卷。江梅,一种梅花品种,花期较早。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以赞美寒岩美景为主题,诗人通过对“金玉其相一两花”的描绘,表现了寒岩的美丽景象。在诗中,“金玉其相”用以形容岩石和花朵的珍稀与宝贵;“一两花”则代表着山矾和江梅两种植物。接着,诗人通过“遐心空为尔兴嗟”抒发了对自然景色的感叹和对生活的热爱。最后两句“山矾不用来修敬,只许江梅共一家”则是表达了作者对这些美丽景色的向往之情,以及对于大自然的敬畏之心。整首诗将景物、情感融为一体,展现了一幅生动的画卷,使人陶醉其中。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游寒岩 其一》是南宋诗人曾极的一首描绘自然风光的诗作。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大约在宋光宗绍熙五年(1194年)至宋宁宗嘉泰三年(1203年)之间,这段时间正是曾极因遭权臣排斥,罢官闲居福建武夷山时期。
在南宋时期,政治腐败、军事软弱,内外矛盾重重。身处此间的曾极虽以诗文著称,但仕途并不顺利。他曾任礼部郎中,后因触怒权臣,被贬谪为建州刺史。曾极虽然处于这种困境,但他仍然保持乐观的心态,寄情于山水诗画,从中寻找生活的乐趣和人生的价值。
在《游寒岩 其一》这首诗中,曾极通过对寒岩美景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之情,同时也展现了他在逆境中的达观态度。他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一幅清幽冷艳的画面,使人在欣赏自然美景的同时,也能感受到诗人内心深处的那份宁静与淡泊。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