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浦
珠珰错落江皋佩,罗袜轻盈洛浦妆。
欲采苹花掷春信,停桡难觅杜兰香。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翠绿的耳环点缀着水边的美人,轻盈的脚步如同洛水女神的妆容。
想摘下桃花向春天传递信息,可是停下了船桨却找不到那美丽的杜兰香。
去完善
释义
1. 珠珰:指妇女佩戴的珍珠耳环。
2. 江皋:江边的高地。
3. 罗袜:丝罗制成的袜子。
4. 洛浦:洛水之滨,相传为美女洛神出没处。
5. 苹花:即白萍花。
6. 春信:春天的消息。
7. 停桡:停下船桨。
8. 杜兰香:古代神话中的仙女。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西浦》描绘了一幅美丽的画卷,诗中巧妙地运用了两个典故:“江皋佩”和“洛浦妆”。诗人以生动的笔触,展现了江南水乡的美景。同时,诗中还表达了作者对美好事物的渴望以及对理想境界的追求。
首句“珠珰错落江皋佩”,以珠珰的点缀,映衬出江皋的秀美。次句“罗袜轻盈洛浦妆”则描述了在水边洛浦的女子们,她们的妆容轻盈柔美。这些意象共同营造出一种宁静、和谐的氛围。
第三句“欲采苹花掷春信”,表达了作者想要通过采苹花来传递春天的信息。然而,诗人并未立即采取行动,而是流露出了一种犹豫和期待。这种情感在末句“停桡难觅杜兰香”中得到进一步体现,即尽管诗人试图寻找美好,但却无法找到理想的境地。
整首诗通过对景物的精细描绘,以及情感的含蓄表达,体现出一种朦胧的美。其中所蕴藏的哲理意味,使得这首诗更具深度和感染力。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西浦》是南宋诗人曾极创作的一首描绘江畔风光的诗歌。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大致在南宋时期,即公元1127-1279年。这个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动荡时期,金兵南侵,南宋朝廷偏安江南一隅。
诗人曾极在这个时期生活于福建地区。作为南宋士人,他秉承了儒家积极入世的精神,关心国家民生,怀有忧国忧民之心。然而,南宋朝政腐败,金兵压境,曾极空有一腔报国之志却无处施展,这使得他的内心充满了矛盾和无奈。这种心境在他的一些作品中得到了体现,如《西浦》诗中所表现的孤独、惆怅之情。
这个时期的背景知识还包括南宋的文化繁荣。虽然时局不稳,但江南地区的经济和文化发展并未受到太大影响。文人墨客们纷纷创作诗歌、绘画、书法等艺术作品,表达对国家的忧虑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此外,这个时期还出现了许多著名的文人,如陆游、辛弃疾、杨万里等,他们的作品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