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太平宫
前朝失太平,仙馆寄空名。
日日有秋色,房房闻水声。
碑传吴叟画,殿厄建炎兵。
旧物云关在,新宫再落成。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过去的时代失去了和平与安宁,仙馆成了徒有虚名的存在。
每一天都有秋天的景象,每一间房子都能听到水流的声音。
石碑上记载着吴叟的画作,宫殿曾经遭受过战乱洗劫。
古老的物品依然存在,新的宫殿已经重新建成。
去完善
释义
1. 题:题目,这里指诗的题目。
2. 太平宫:此处指太平观,是古代的一座道观。
3. 前朝:过去的时代,这里指宋朝。
4. 仙馆:指太平观。
5. 空名:徒有其名,这里指虽然名为太平观,但实际上已经失去其原有的意义。
6. 日日:每天。
7. 有秋色:形容景色美丽,像秋天一样宜人。
8. 房房:每一间房子。
9. 闻水声:听到水流的声音。
10. 碑传:碑文中记载。
11. 吴叟画:指唐代著名画家吴道子的画作。
12. 殿厄建炎兵:指宫殿在建炎年间遭到战火的破坏。
13. 旧物:指原先的建筑物。
14. 云关在:被云雾环绕,形容景色美丽。
15. 新宫:新的建筑物,这里指重建后的太平观。
去完善
赏析
《题太平宫》是南宋诗人曾极的一首描绘太平宫的诗。诗人在首联描述了太平宫的历史背景,曾经作为寄托“太平”理想的地方,如今却成为了失落的遗迹。颔联通过自然景色——“日日有秋色,房房闻水声”展现了太平宫的宁静与美丽。颈联提到了碑上的吴叟画以及宫殿在建炎年间遭受战乱破坏的情况。最后一联则传达了太平宫虽然历经沧桑,但仍有幸保存下来并重新修建的故事。整首诗以深沉的感情和开阔的视野,引领读者领略了太平宫的历史韵味,表达了对古迹保护的思考和对美好愿景的追求。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题太平宫》是南宋诗人曾极于淳熙年间(1174年-1189年)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是作者在游览古蜀国遗址时,感叹历史的沧桑变迁而创作的。
当时南宋政权已经建立,但局势并不稳定,北方领土仍然被金朝占领,南宋朝廷偏安江南一隅,努力维护着国家的统治。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曾极作为一个有爱国情怀的文人,内心充满了对国家和民族的忧虑和关切。
在淳熙年间,曾极曾一度受到朝廷的重视,担任过一些小官职,但他并未得到重用,未能实现其政治抱负。这使他感到失望和无奈,也使得他对国家的前途感到担忧。
在这次游览古蜀国遗址的过程中,他看到了昔日辉煌的宫殿如今已经沦为废墟,不禁想起了国家的兴衰荣辱,感怀世事的无常。于是,他以笔为剑,写下了这首《题太平宫》,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对历史的深沉思考。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