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洞
江流远引背烟岚,平陆何年重举帆。
断岸插天危欲坠,六朝龙去祗空岩。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江河源远流长,背靠着烟雾弥漫的山峦,什么时候才能再次在平坦的陆地上升起船帆?陡峭的岸边仿佛随时都会崩塌,但那里曾是六朝的辉煌,现在只剩下空旷的山岩。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江流:江河水道。
2. 烟岚:烟雾笼罩的山水景色。
3. 平陆:平原或平地。
4. 举帆:扬帆起航,指乘船航行。
5. 断岸:陡峭的河岸。
6. 插天:耸入天际。
7. 危:险恶,不稳固。
8. 六朝:即东吴、东晋、宋、齐、梁、陈六个朝代,都在南京定都。
去完善
赏析
《龙洞》是南宋诗人曾极创作的一首描绘江山风光的诗作。诗人以江河为引,展现了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卷。诗中“江流远引背烟岚”描述了江水曲折蜿蜒的景象,其中“远引”、“背烟岚”等词汇丰富了画面的层次感,展现了水流的动态和山脉的朦胧美。接着诗人用“平陆何年重举帆”表达了行舟江面的情景,引发了对时间的思考。接下来的诗句“断岸插天危欲坠,六朝龙去祗空岩”则描述了陡峭的山崖直冲云霄的景象,以及曾经繁荣一时的六朝已逝去,如今只剩空空岩石的荒凉场景。整首诗既有豪放奔放的描绘手法,又含有深远的感慨,体现了诗人深厚的艺术功底和对历史的洞察力。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龙洞》是南宋诗人曾极创作的一首描绘山水风光的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南宋宁宗时期(1194年-1224年)。
曾极生活于南宋末年,他的一生充满了曲折和坎坷。他曾担任地方官吏,后因故被贬谪到龙洞一带,在这里度过了他的晚年。在这段时期,他目睹了国家的内忧外患,百姓的生活困苦,但他仍然坚守着自己的信念,用诗歌抒发内心的情感。
在南宋时期,国家政治腐败,社会矛盾尖锐,北方金国对南宋构成了巨大的威胁。而此时的文人墨客们,则纷纷以诗歌表达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对民生疾苦的关切。曾极作为一名有着强烈社会责任感的诗人,他通过描绘龙洞的美景,传达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念,同时也表达了对国家安定、百姓安居乐业的期许。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