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铁塔寺

标题包含
铁塔寺
逝水无情去不囘,黄帘窣地隔风埃。 摩挲铁塔堪流涕,此是先皇思子台。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流水无情一去不复返,黄色的窗帘低垂隔绝尘埃。抚摸着那铁铸的高塔不禁令人感伤流泪,这里曾是先皇怀念皇子的所在之地。
去完善
释义
逝水:消逝的水流,常用来比喻时间的流逝,此处也寓含着“时间一去不复返”的意思。 无情的去不回:这里指水流不会回头,意味着时间过去就不会回来。 黄帘:黄色帘幕,古代宫中常用之物,象征皇家宫廷。 窣地:形容帘幕垂到地面。 摩挲:用手抚摩,抚摸以寄托情感。 铁塔:在北宋时期,位于开封的龙亭一带有一座铁塔,是皇帝祭祀天地、祈求丰收的地方。此处的铁塔即指此。 堪:可以,足以。 流涕:流泪。 先皇:指前朝或上一任的皇帝。 思子台:思念太子的地方。据史书记载,宋徽宗对太子赵恒非常宠爱,故建此塔为其祈福。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以“铁塔寺”为主题,借诗人在游览铁塔寺时的所见所思,抒发对历史的感慨和对先皇的敬仰之情。 首句“逝水无情去不回”,以流水喻时间流逝,表现出时间的无情和不可逆转。通过这个比喻,诗人表达了历史无法挽回的现实。紧接着“黄帘窣地隔风埃”一句,描述了寺庙的庄重和宁静,并通过“黄帘”、“风埃”等元素营造出一种肃穆的氛围。 随后两句“摩挲铁塔堪流涕,此是先皇思子台”是整首诗的核心。“摩挲铁塔”意味着对历史的触碰与沉思,而“堪流涕”则表达出诗人对于历史的哀伤以及对先皇深深的敬仰之情。最后一句“此是先皇思子台”,揭示出铁塔寺的特殊地位,即它是先皇为思念皇子而建的场所。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铁塔寺》是南宋诗人曾极创作的一首描绘铁塔寺风景的诗歌。这首诗歌是在宋宁宗庆元二年(1196年)创作的。在这个时期,南宋王朝已经经历了几十年的战乱和动荡,但总体上局势相对稳定。 曾极生活在南宋的中后期,这个时期文人墨客追求“文以载道”的精神风尚。曾极本人曾任国子正,后因战乱避难于苏州,过着清贫的文人生活。他常常游历江南名胜古迹,并写下了许多描绘自然风光、历史遗迹的诗篇。这首诗就是他在游览铁塔寺时所作。 在诗歌创作的时间段内,南宋社会经济和文化得到了一定的发展。尽管国家政治相对稳定,但北方疆土的丧失和社会矛盾的加剧使得南宋朝廷面临着一定的压力。因此,诗人在描绘铁塔寺美景的同时,也流露出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忧虑之情。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