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水精大珠

标题包含
水精大珠
冰玉摩尼如鹄卵,大千世界倒悬中。 何人提向江头照,照见神州一半空。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晶莹剔透的宝石像天鹅蛋一样美丽,整个大千世界仿佛倒悬在半空中。有谁能把它带到江边去照亮一切,照亮神州的一片天空呢?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水精大珠:水精,即水晶;大珠,指巨大的珍珠。这里用水晶比喻人的眼睛。 2. 冰玉摩尼如鹄卵:冰玉,形容洁净明亮;摩尼,宝珠名;鹄卵,天鹅蛋,比喻巨大或美好。这句话用来形容人的眼睛像明亮的宝石一样大而明亮。 3. 大千世界倒悬中:大千世界,佛教术语,指广大的世界;倒悬,倒挂。这句话形容人眼看到的景象如同整个世界都在眼前翻转。 4. 何人提向江头照:何人,谁;江头,江边。这句话疑问谁能拿着这明亮的眼睛去江边查看。 5. 照见神州一半空:神州,中国;一半空,指半个中国被看到。这句话意思是这双明亮的眼睛能看到中国的一半。
去完善
赏析
《水精大珠》是南宋诗人曾极的一首诗,诗中描述了一颗巨大的水精珠(即水晶珠)。诗人用比喻和夸张的手法描绘了这颗珠子的巨大和奇特,它如同冰玉摩尼般晶莹剔透,又如天鹅的蛋一样硕大。接着,诗人将这颗珠子放置在大千世界中,让其映射出整个世界的美景。最后,诗人提出疑问:有谁提着这颗明珠到江边照耀,照亮了整个神州大地,使人们可以看到天地间那广阔的景象。这首诗以奇思妙想表达了对世界的洞察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时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想象力和深厚的文学功底。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水精大珠》是南宋诗人曾极的一首五言律诗,创作于公元1234年前后。这个时期,南宋正处于蒙古帝国侵略的危机之中,局势动荡不安。 曾极生活在一个书香门第的家庭,自幼受到良好的教育,对文学和艺术有浓厚的兴趣。然而,他的一生却历经坎坷,曾屡次参加科举考试,均未能取得功名。在南宋灭亡前夕,他曾积极参与抗元斗争,但最终未能改变历史的进程。 在这个特殊时期,曾极目睹了战争的残酷和人民生活的困苦,这些经历都深深地影响了他的人生态度和诗歌创作。他的作品大多以描绘自然景色和抒发个人情感为主题,通过对自然的赞美和对人生的思考,表达了对和平与美好生活的向往。 《水精大珠》这首诗,描述了一颗晶莹剔透的水晶珠,寓意着诗人对纯净、美好事物的向往。同时,这首诗也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期许。虽然生活在动乱的年代,但曾极仍然保持着乐观的心态,通过诗歌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