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大帝陵
老瞒虎裂横中州,何物生儿作仲谋。
四十帝中功第一,坏陵无主使人愁。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当年的狡猾如狼的老者横扫中原,谁能想到他竟能生出如此聪明的儿子呢?孙权这位皇帝在四十位皇帝中的功劳无人能及,但如今他的陵墓荒废,无人守护,令人忧愁。
去完善
释义
1. 老瞒:即曹操,字孟德。这里以“老瞒”指代曹魏势力。
2. 虎裂横中州:形容曹操在中原地区的争霸事迹。
3. 何物生儿作仲谋:这里指孙权,字仲谋,孙策之弟。作者用此语赞美孙权,暗示其成就超过了父亲孙策。
4. 四十帝中功第一:吴大帝孙权是三国时期立国时间最长的君主之一,故有“四十帝中功第一”之说。
去完善
赏析
《吴大帝陵》是一首描绘三国时期东吴国君孙权(字仲谋)陵墓的诗篇。诗人曾极为孙权立下汗马功劳的伟业感慨万分,同时也对其陵墓的破败景象感到忧伤。在这首诗中,作者运用了许多生动形象的比喻和描写手法,使诗的语言充满了力量。
首先,作者用“老瞒虎裂横中州”来形容曹操的强大势力。这里的“老瞒”是对曹操的蔑称,形象地描绘了曹操如同一头凶猛的老虎,纵横在中原大地上。而孙权则被赞誉为“何物生儿作仲谋”,意为孙权这个人物能够以弱胜强,展现出过人的智慧和勇气。这样的对比突出了孙权作为一位杰出政治家的才能。
接着,作者又以“四十帝中功第一”来赞美孙权的历史地位。这句话表明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孙权是众多皇帝中功勋卓著的一位。他的陵墓被称为“吴大帝陵”,充分显示了他在中国历史上的重要地位。然而,面对如此英雄人物的陵墓却已破败不堪,“坏陵无主使人愁”,令诗人感叹不已。这种哀愁之情与前面赞美的言辞形成鲜明的对比,使得整首诗更加引人入胜。
总的来说,《吴大帝陵》通过对孙权陵墓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这位伟大政治家的敬仰之情。同时,也通过描述陵墓的破败现状,揭示了历史的沧桑变迁,传达了诗人对人生无常、世事如烟的感慨。这首诗语言优美,情感真挚,富有哲理,是古代咏史怀古诗中的佳作。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吴大帝陵》是南宋著名诗人曾极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描绘了三国时期东吴皇帝孙权的陵墓,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感慨和对孙权英勇事迹的赞美。
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大约在南宋晚期,当时曾极因直言进谏而遭到排斥,他的仕途并不顺利。在这期间,他游历了许多历史遗迹,其中包括吴大帝陵。这首《吴大帝陵》就是他在游览陵墓时的有感而发之作。
在南宋晚期,中国正处于分裂割据的时期,政治局势动荡不安。曾极作为一个关心国家命运的诗人,他对历史上的一些英明君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希望通过歌颂他们的英勇事迹来激发人们对国家的热爱。因此,他在《吴大帝陵》中通过对孙权陵墓的描绘,表达了对这位东吴皇帝的敬仰之情。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