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公墓
误把清标犯世纷,平生忠业自超群。
如何今代麒麟阁,只道诗名合策勋。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错把清白的标准视为世界纷扰的根源,您一生忠诚和敬业远胜常人。然而现今的人们谈论麒麟阁,只是认为诗人的名声应该被奖赏和赞誉。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荆公墓:这里指的是明朝政治家杨慎的墓葬。杨慎,字用修,号升庵,四川新都人。因生前在明朝年间提出变革主张,触犯世纷,明武宗时因议大礼案被杖谪戍云南永昌卫,死于戍所。
2. 清标:指清廉的品质,这里用来形容杨慎的高尚品质。
3. 犯世纷:指触犯世间纷争,暗指杨慎因提倡改革而被贬谪。
4. 麒麟阁:汉朝未央宫中的楼阁,绘有功臣图像,借指朝廷对功臣的纪念。
5. 诗名:指杨慎的诗才及诗歌成就。
6. 策勋:将功劳记录在简策上,以表彰其功绩。
去完善
赏析
《荆公墓》是南宋诗人曾极悼念抗金英雄荆轲的诗篇。首句“误把清标犯世纷”,暗含荆轲本为高洁之辈,却卷入世俗纷争的无奈;次句“平生忠业自超群”,高度赞扬了荆轲为民族事业英勇献身的崇高精神。后两句则流露出诗人对现实的不满:“如何今代麒麟阁,只道诗名合策勋?”意指今朝朝廷竟未给荆轲这样的英烈应得的尊重与荣耀,而仅以诗歌才华来评判他的贡献,这对英勇牺牲的烈士无疑是一种深深的讽刺。全诗情感深沉,寄托着诗人对历史的反思和对现实的愤懑。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荆公墓》是宋代诗人曾极创作的一首悼古怀今的七言律诗。这首诗创作于南宋时期,具体年份不详。在南宋初期,社会动荡不安,金兵南下攻占汴京(今河南开封),北宋灭亡,随后宋室南渡建立南宋政权。这一历史背景下,诗人曾极写下这首诗歌,表达了对古人荆公的敬仰之情,以及忧国忧民的家国情怀。
曾极所处的时代,正值南宋开国皇帝赵构在位期间。当时国家局势紧张,战乱不断,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作为一位关心国家命运的诗人,曾极在诗歌中对北宋时期的著名政治家王安石表示怀念和敬意,希望荆公的精神能够激励后人,为国家繁荣富强贡献力量。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