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八月十四日送叶子谦自会稽游江观湖归闽

标题包含
八月十四日送叶子谦自会稽游江观湖归闽
倾盖论交意已倾,断弦重续喜君听。 山川妙意藏千古,天地神机在六经。 朝夕事皆翻覆手,古人情寄短长亭。 涛江君往观秋注,万顷涨溟无浅行。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王铚(1038-1116),字性之,号汝阴老民,北宋文学家。他出生于书香世家,父亲王珪是著名学者,曾任翰林学士、尚书左丞等要职。 王铚年轻时曾参加科举考试,但未能及第。后来,他在地方官府任职,历任州...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交谈中我们已是知己,能与你再续前缘真让人高兴。 自然界的奥妙深藏在千年的历史文化之中,而天地的智慧则在经典著作里体现。 世事沧桑如同手掌翻覆,古人的情谊却寄托在那一座座短亭之中。 江涛汹涌,而你在观赏这秋天的大海,似乎在大海中航行万里,没有遇到浅滩。
去完善
释义
1. 倾盖:指朋友相遇,停车交谈,双方车盖倾斜。这里指和朋友相识相交。 2. 断弦:借指丧妻。因为古代常以琴瑟比喻夫妇,而弦断则意味着失谐。 3. 六经:指儒家经典著作,即《诗经》、《尚书》、《礼记》、《易经》、《乐经》和《春秋》。 4. 翻覆手:形容变化无常。 5. 短长亭:古时候设在路旁的亭子,供行人休息或饯别。 6. 涛江:波涛汹涌的江河。 7. 秋注:秋天的流水。 8. 万顷:形容水面广阔无边。 9. 涨溟:海洋的潮起潮落。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八月十四日为友人叶子谦送行的场景,以及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自然景色的感悟。首联以“倾盖论交”和“断弦重续”两个典故来表达诗人与叶子谦之间的深厚友谊;颔联则借山川的壮丽景色以及六经的博大精深来赞美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和古代文化的精髓;颈联通过“朝夕事皆翻覆手”和“古人情寄短长亭”来表达世事变幻无常、时光荏苒的感慨;尾联则以“涛江君往观秋注,万顷涨溟无浅行”描述了叶子谦即将前往江观湖的美景,并表达了对他的祝福和鼓励。整首诗充满了深厚的情感和哲理的思考,展现了诗人独特的人文素养和才情。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该诗作于北宋末年,公元1125年前后。此时,王铚正处于人生的低谷时期,他曾因直言不讳而被贬官,远离京城。在他所在的那个时代,北宋正面临着严重的内忧外患,政治腐败、民不聊生。 叶子谦是王铚的一位挚友,他们在会稽(今浙江绍兴)相识,共同游历江山湖泊。这首诗是王铚在八月十四日送别叶子谦时所作,表达了他们之间的深厚友谊以及对故乡的眷恋之情。 王铚在诗中描述了会稽的美丽风光,以及他和叶子谦共度的美好时光。他还表达了对叶子谦即将离开的依依惜别之情,希望他们能够再次相聚,共同领略祖国的壮丽河山。同时,他也希望叶子谦能够平安回到家乡福建,与家人团聚。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