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天启作中兴碑诗且邀同赋
一日屠戮三庶人,天理已尽杀气昏。
青宫惴惴二十载,免祸自求黄屋尊。
忠臣开除两京路,未知日月双悬处。
归来祈哀语可怜,今日贵作天子父。
潇湘江边镵穹碑,烟云相连愁九疑。
湖南万古长嗟地,剩与屈贾添余悲。
雄文漫郎来作吏,正色颜公谒西内。
两贤愤托金石坚,莫求此碑求此意。
休闯九阍诉帝傍,莫化杜鹃啼故乡。
磨崖难摧幽恨长,水流不尽山苍苍。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在一次屠杀中,三位无辜的人失去了生命,天地间弥漫着无尽的杀气。这位曾经在深宫里战战兢兢度过了二十载岁月的人,为了求得平安,把一切寄托在权力的庇护之下。尽管忠诚的大臣为他打开了通往京都的道路,但他仍不知道哪里才是他的真正归属。回到故土,他向天祈求安慰,如今他已然成为皇帝的父亲。
潇湘江边立起了那座宏伟的纪念碑,上面雕刻着对忧愁九疑的刻画,仿佛云烟相连。湖南这块古老的土地承载着千年的叹息,只为屈子和贾生留下更多的悲伤。雄文的漫郎曾经在这里担任官员,正义凛然的颜公曾在西内拜见。这两位品德高尚的人将他们的愤怒和决心镌刻在金石之上,不仅仅是想保留那块石碑,更想要传达那份坚定的信念。
不要试图向天宫诉说你的苦楚,也不要化作故乡的杜鹃哀鸣。纵使石碑上的字迹已经模糊不清,但它所承载的深深怨恨却永远不会消逝。而青山绿水,永恒不变。
去完善
释义
1. 三庶人:指唐中宗李显在位时,韦皇后及其奸党杀害的三个皇帝(殇帝、少帝、玄宗)。
2. 青宫:皇宫,这里指唐朝的皇宫。
3. 黄屋:皇帝的车子,这里指皇帝的尊严。
4. 两京:长安和洛阳,唐朝的都城。
5. 日月双悬:指唐朝和武则天建立的周朝并存的局面。
6. 祈哀:祈求神的庇佑。
7. 天子父:指太上皇,这里是讽刺的话,暗示李隆基的地位并不稳固。
8. 潇湘江边:湖南省的主要河流之一,位于长沙市附近。
9. 镵穹碑:刻有宏大碑文的石碑。
10. 九疑:湖南省南部的一座山,相传是舜帝南巡时驾崩的地方。
11. 屈贾:屈原和贾谊,都是湖南地区的历史名人。
12. 漫郎:王之涣的号,他是唐朝的一位著名诗人。
13. 正色:严肃的表情。
14. 颜公:颜真卿,唐朝的一位著名书法家和政治家。
15. 西内:唐朝都城长安的皇宫。
16. 金石:坚硬的石头,这里指石刻。
17. 九阍:天宫的九道门,这里比喻皇宫。
18. 故乡:这里指京城长安。
19. 磨崖:在山崖上磨出石刻。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名为《蔡天启作中兴碑诗且邀同赋》,作者是南宋的王铚。全诗表达了对蔡天启的敬仰以及对朝廷现状的忧虑和不满。
首联“一日屠戮三庶人,天理已尽杀气昏。”以昔日宫廷政变,杀害三庶人为背景,表达出诗人对当时朝廷内部纷争的批判,暗示了皇帝执政不善,导致人心惶惶,朝廷气象昏沉。
颔联“青宫惴惴二十载,免祸自求黄屋尊。”描绘了皇帝在位20年,心中充满恐惧,想要保住皇位,只能从自身寻找出路。说明了皇帝懦弱无能,不能担当起国家的重任。
颈联“忠臣开除两京路,未知日月双悬处。”表达了诗人的忧虑之情,认为只有忠诚的大臣才能开辟道路,使国家走上正轨。然而现实却是朝政混乱,政权不明,使得诗人感叹不已。
尾联“休闯九阍诉帝傍,莫化杜鹃啼故乡。”则是对皇帝的劝诫,希望皇帝不要只关注个人利益,而应该关心百姓和国家的前途。诗人借杜鹃啼血的故事,表达对国家和民族的忧虑之情。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诗《蔡天启作中兴碑诗且邀同赋》出自宋代诗人王铚之手。创作时间约为公元1146年,正值南宋初期,距离靖康之变(1127年)不过十几年,当时南宋在战乱后初定,但社会局势仍然紧张。
在这个时期,王铚的人生经历坎坷。他出身于书香门第,曾担任过地方官职,但因战乱而家道中落。他的父亲因战乱而死,他自己也因战事被迫离开家乡,流亡江南。然而,他在流亡过程中始终坚持文学创作,以此抒发心中的情感。
在诗歌创作时期,南宋朝廷正试图恢复中原地区,但在北方金人的压力下,形势依然严峻。当时的南宋政权在政治上软弱无能,军事上被动挨打,使得许多有志之士对国家的未来感到忧虑和痛心。在这种背景下,王铚通过诗歌表达了对国家中兴的渴望和对现实的不满。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