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用过铁坑山韵
县古杉枫老,人居水竹间。
字民无狱讼,携客有江山。
路远旅愁积,病多诗思悭。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古县城中的老杉树与枫叶,人们居住在流水与竹林之间。
教育百姓没有纠纷诉讼,邀请朋友共赏山水美景。
路途遥远旅途中的愁绪积累,病痛繁多导致诗意匮乏。
去完善
释义
县:这里指作者所在的地方,即湖南省的安化县。
字民:治理百姓,关心人民生活。
狱讼:刑事诉讼案件。
携客:邀请朋友。
江山:山水风光。
旅愁:旅行时的忧愁情绪。
病多:生病的次数多。
诗思:作诗的灵感。
悭:缺乏。
去完善
赏析
《又用过铁坑山韵》是南宋著名诗人、政治家胡铨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乡村的所见所感,表达了诗人对宁静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困境的忧虑。
首联“县古杉枫老,人居水竹间”描述了乡村的古老和自然景色。这里的老杉树和枫叶代表了村庄的历史悠久,而居民生活在水边竹林之间,环境宜人。这两句描绘了一幅宁静的田园画面,为全诗奠定了和谐的基调。
颔联“字民无狱讼,携客有江山”赞美了村民和睦相处的生活状态。在这里,人民之间的关系和谐,没有争斗和诉讼;诗人邀请朋友一起欣赏壮丽的江山美景,表达了与友人共享美好生活的愿望。
颈联“路远旅愁积,病多诗思悭”抒发了诗人的忧郁之情。由于旅途遥远,诗人积累了许多忧愁;同时,疾病缠身使他的诗情减退。这里的“病多”并非指身体疾病,而是表达诗人面对现实困境时的无奈与焦虑。
尾联“白足蓬头健,青衫瘦骨寒”通过对比诗人自我形象的变化,表达了诗人对现实的不满和对抗。尽管生活中充满了困苦,但诗人依然保持乐观的心态,勇敢地面对生活中的挑战。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又用过铁坑山韵》是南宋诗人胡铨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是公元1140年,即南宋绍兴十年。在这个时期,胡铨正处于他人生的转折点,因为他在这一年被任命为枢密院编修官,开始进入朝廷政治舞台。
在胡铨生活的时代,南宋朝廷正面临着金国的侵略威胁。自靖康之变后,北宋灭亡,南宋建立,金国继续南侵,企图一举灭掉南宋。为了抵抗金国的侵略,南宋朝廷采取了各种措施,其中包括加强国防建设、改革政治制度以及选拔人才等。在这个过程中,胡铨作为一位有才华的文人,受到了朝廷的重视,从而得以在政治舞台上崭露头角。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