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牛词
晓光晴逗林霏灭,乌犍踏破春郊雪。升沈荣辱耳不闻,横笛一声山石裂。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阳光照亮树林间,黑牛踏碎春天的雪。名利不过耳边风,一曲横笛响彻山谷。
去完善
释义
1. 晓光:初升的太阳,晨光。
2. 晴逗:晴天中阳光照射下雾气逐渐消失的景象。
3. 林霏:树林中的雾气。
4. 灭:消散。
5. 乌犍:黑色的公牛,这里指耕牛。
6. 踏破:踩踏破碎,这里指耕牛行走导致地面的雪被踩碎。
7. 春郊:春天的郊外。
8. 升沈荣辱:升沉指的是人生境遇的起伏变化;荣辱是指荣誉与耻辱。
9. 耳不闻:听不到,不在意。
10. 横笛:横吹的笛子,即竹笛。
11. 山石裂:形容音乐声音宏大,仿佛山石都被震裂。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的早晨,阳光透过树林的雾气,牛群踏着融化的春雪在田间行走的画面。诗人以“横笛一声山石裂”的形象语言,表达出音乐的力量可以穿透万物,表达了诗人对于音乐和自然美感的热爱和敬畏之情。
去完善
创作背景
《牧牛词》是唐代诗人陈政创作的一首脍炙人口的诗篇。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田间放牛的情景,以及他与老牛之间的深厚感情。在诗歌中,陈政以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农村生活的宁静与美好,同时也表达了他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和对故乡的眷恋之情。
陈政生活在唐朝时期,这是一个繁荣昌盛、文化发达的时代。然而,唐朝晚期社会矛盾激化,战乱不断,人民生活困苦。在这样的背景下,陈政选择隐居乡村,过着简朴的田园生活。他在田间劳作,与老牛为伴,将自己的情感寄托于这片广袤的土地。
在这首诗中,陈政通过对老牛的描绘,表达了对勤劳、坚韧品质的追求。同时,他也借老牛的遭遇,反映了自己对社会现实的不满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牧牛词》以其质朴的情感和优美的语言,成为了唐朝诗歌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