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遥遥
自君出门去,驱车涉长道。心送无所言,但愿归期早。如何岁复岁,各在天一涯。行役未有期,相见知何时。东风昨夜生苦恶,万片飞红雨中落。驱车何处逐风尘,远道思君安得闻。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自从你离开家,驾着车踏上漫长的道路。我心里默默送你却无言,只愿你早日归来。为何岁月年复一年,我们各自在天涯一方。行程漫无边际,不知何时才能再次相见。昨晚东风吹起,带来了风雨和满天的花瓣飘落。我在远方驾着车追赶风沙,思念着你又怎么能听得见呢?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车遥遥:即“遥不可及”的意思,表示路途遥远。
2. 自君出门去:指对方离开的情景。君,这里指的是诗人的朋友或亲人。
3. 驱车涉长道:形容长途跋涉。驱,驾驶;涉,经过;长道,漫长的道路。
4. 心送无所言:心情沉重,不知该说些什么。心送,心中默默祈祷;无所言,无话可说。
5. 但愿归期早:只希望他早点回来。归期,回家的日子。
6. 如何岁复岁:意为时间过得真快,一年又一年过去了。
7. 各在天一涯:分别处在天地的两端,意指两人相隔甚远。天一涯,天地的尽头。
8. 行役未有期:指出门在外的人还没有回家的确切日子。行役,出行,这里指出门在外。
9. 东风昨夜生苦恶:东风吹过,带来了痛苦的思念。生,带来;苦恶,痛苦的情绪。
10. 万片飞红雨中落:比喻春天花落时的景象。飞红,飘零的花瓣;雨,春雨。
11. 驱车何处逐风尘:行驶在漫天的尘土之中,不知要去哪里。逐,追逐;风尘,尘土飞扬的景象。
12. 安得闻:怎样才能得知他的消息呢?
去完善
赏析
《车遥遥》是唐代诗人陈政创作的一首描绘离别和思念的诗篇。在这首诗中,诗人以“车遥遥”为线索,通过描述驾车远行、离别之情和对远方的牵挂,表达了诗人和友人之间深深的思念之情。
首联“自君出门去,驱车涉长道”,写友人离别的场景。诗人以“出门去”和“驱车涉长道”的对比,形象地表现出友人的离去和自己的失落。这种对比手法使读者更能够感受到诗人对友人的留恋和不舍。
颔联“心送无所言,但愿归期早”,抒发了诗人内心的矛盾和期待。诗人虽然无法用言语表达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但他衷心希望友人能早日归来。这两句诗既体现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也表现出了他对友人的关心和祝福。
颈联“如何岁复岁,各在天一涯”,揭示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距离感和时间的流逝。诗人感叹岁月匆匆,自己和友人分别身处天涯海角,无法相聚。这种感叹反映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切思念和对现实的无奈。
尾联“行役未有期,相见知何时”,表达了诗人对重逢的期待和担忧。诗人认为友人还在远方奔波劳碌,不知何时才能相见。这种期待和担忧使得诗人更加珍惜与友人相处的时光,也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了离别的痛苦。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质朴,通过对驾车远行、离别之情和对远方的牵挂的描绘,表达了诗人与友人之间深厚的感情。这首诗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也体现了唐代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友情的珍视。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车遥遥》是南朝诗人陈政的一首乐府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约为公元5世纪至6世纪之间,正值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政治动荡、社会变迁的时期。
在这个时期,由于战乱和政治局势的不稳定,人们的生活水平普遍较低,面临着诸多困难和挑战。陈政作为一位知识分子,对于社会现实的深刻体验使得他的作品充满了悲悯之情。他在这首诗中以对遥远亲人的思念为主题,表达了自己对生活的无奈和对未来的期许。
与此同时,这个时期的文学发展也受到了一定的影响。乐府诗在这一时期得到了广泛的传播和发展,成为了文人墨客抒发情感、表达思想的重要载体。陈政的这首《车遥遥》正是以乐府诗的形式,通过对亲人思念的描绘,反映了当时人们对于家庭团圆和社会和谐的渴望。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