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古风五首 其四

标题包含
古风五首 其四
北山有孤松,阅历几千载。根节固铁石,枝柯蔼幢盖。华姿沃以青,四序不迁改。山深无鸟雀,天际闻竽籁。我欲茇其下,骋视风尘外。缥缈怀沧洲,逶迤阻瀛海。地远不易到,扁舟欲何待。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在北方的山上,有一棵孤独的松树,它经历了数千年的风霜。它的根茎像钢铁一样坚硬,树枝和树叶茂密如伞盖。松树保持着青翠的姿态,四季都不曾改变。在这片深山里,没有鸟雀的踪迹,只有天边的声音如同竹笛与钟磬。我想要在这个树下乘凉,放眼望去,远离尘世的风尘。我的思绪飘渺,想起那遥远的滨海之地。那个地方太远,不容易到达,我要用什么方法去呢?
去完善
释义
1.北山:古代泛指北方的山。 2.孤松:独立生长的松树。 3.阅历:经历;遭遇。 4.几千载:几千年。 5.根节:树木的根部和枝干相交之处。 6.固铁石:坚固如铁石。 7.枝柯:树枝。 8.蔼幢盖:形容枝叶繁茂。 9.华姿:美好的姿态。 10.沃以青:用水滋养使之绿意盎然。 11.四序:春、夏、秋、冬四季。 12.不迁改:不会发生变化。 13.山深:深山。 14.鸟雀:鸟类。 15.天际:天边。 16.竽籁:古代竹制管乐器。 17.茇:草名,此处指草木丛生的状态。 18.骋视:放眼眺望。 19.风尘外:世俗之外。 20.缥缈:隐隐约约,若有若无。 21.怀:心有所向。 22.沧洲:水边的陆地,隐逸者居住的地方。 23.逶迤:曲折连绵。 24.阻:阻隔。 25.瀛海:指大海。 26.扁舟:小船。 27.何待:等待什么。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陈政在游览山水时看到的一片孤松的景象。他赞美松树经历了千载的风雨洗礼,依旧屹立不倒,生命力顽强。通过描写松树的姿态、颜色和四季的变化,以及周围的环境,诗人表达了对于自然界的敬畏和欣赏。 接下来,诗人以鸟雀和天地间的声音来衬托出山中的幽静,表达了他向往远离尘世喧嚣的生活。同时,诗人通过“缥缈怀沧洲,逶迤阻瀛海”这两句,传达了对远方仙境的想象与追求,表现了他对神秘世界的向往以及对生活的热情。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古风五首 其四》是唐代诗人陈政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是唐玄宗天宝年间(742-756年),正值唐朝鼎盛时期。在这样一个时代背景下,诗人的创作灵感得到了极大的激发,作品充满了豪放、奔放的气质。 陈政在这个时期的人生际遇颇有波折。他曾担任藩镇幕僚,但因不愿随波逐流而辞官回乡,过上了归隐田园的生活。这段经历使他对社会现实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使他的诗歌作品具有了深刻的社会内涵。 在这个时期,唐朝社会繁荣,经济发达,文化艺术也得到了空前的发展。陈政作为一位有才华的诗人,他敏锐地捕捉到了这个时代的精神特质,并将其融入到自己的诗歌创作中。他的作品以其独特的视角和深刻的思考,展现了那个时代的风貌。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