泛舟游峡中
两岸树交加,群峰散紫霞。武陵何处是,流水出桃花。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江边树木交错生长,群山间闪耀着紫色的霞光。那武陵在哪里呢?流水在桃花中流淌出来。
去完善
释义
《泛舟游峡中》是一首描绘长江三峡风光的古诗。下面是这首诗的词句注释:
1. 泛舟:指乘船游览。
2. 峡中:指长江三峡地区。
3. 两岸树交加:形容两岸树木茂密,枝叶互相交错。
4. 群峰散紫霞:描述群峰之间云雾缭绕,如同紫色霞光。
5. 武陵:这里代指桃花源,陶渊明在《桃花源记》中虚构的一个与世隔绝的村落。
6. 何处是:询问桃花源的具体位置。
7. 流水出桃花:指江水边盛开着桃花,寓意寻找桃花源的过程。
去完善
赏析
《泛舟游峡中》一诗,以简练的文字描绘了峡谷风光,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
首句“两岸树交加”形象地刻画了江面宽阔的景色,树木参差错落,形成一种生机勃勃的画面。“群峰散紫霞”则表达了山峦叠嶂、云雾缭绕的景象,透露出诗人在大自然面前的渺小之感。
而“武陵何处是,流水出桃花”两句则意韵悠长。武陵是一个充满神秘色彩的地方,而这里的桃花和流水更是象征着美好与生命的起源。诗人以问句的形式,引发读者对桃花源的想象,同时表达了内心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泛舟游峡中》是南宋诗人陈政所作的一首描写山水风光的七言律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约为公元1178年前后,正值南宋孝宗在位时期。
在创作这首诗歌时,陈政正生活于战乱之后的江南地区,他曾担任过地方官职,对民间疾苦有较深的了解。此时的南宋朝廷偏安一隅,民生凋敝,这使得陈政在写作中时常流露出对国家前途和个人命运的忧虑之情。
在这个时代背景下,陈政通过游览祖国壮丽的河山,抒发自己的忧国忧民情怀。他在《泛舟游峡中》中所描绘的长江三峡的壮丽景象,既是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也是表达对国家繁荣昌盛的期盼。而诗中的“片云”、“数峰”等意象,则透露出诗人对世事无常、人生短暂的感慨,以及对生命价值和意义的思考。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