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九日

标题包含
九日
往年当此日,曾寿菊花觞。今日东篱下,看花泪满裳。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往年到了这一天,人们会为菊花祝酒庆祝长寿。如今在东边的篱笆下,我看着这些花儿,却只能泪流满面沾湿衣裳。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九日:农历九月九日的重阳节。 2. 陈政:字一民,号南湖居士,明代福建晋江人。 3. 往年:以前。 4. 当此:在这一天。 5. 曾:曾经。 6. 寿:庆祝。 7. 菊花觞:菊花酒。觞,古代一种饮酒器。 8. 今日:现在。 9. 东篱:陶渊明《饮酒二十首》之五:“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东篱借指赏菊的地方。 10. 看花:观赏菊花。 11. 泪满裳:泪水沾满了衣裳。
去完善
赏析
《九日》是唐代诗人陈政的一首咏怀诗。诗人以重阳佳节为题,通过对往年与今年重阳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物是人非的感慨以及对故人的深切怀念之情。 “往年当此日,曾寿菊花觞。”这一句写的是诗人回忆往年的重阳节,人们常常相聚一起,饮酒赏菊,共度佳节。诗人用“曾寿菊花觞”来描绘当时的情景,既表现了节日的热闹气氛,又突出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祝愿。 “今日东篱下,看花泪满裳。”这一句则描绘了诗人今年的重阳节的心情。诗人如今独自一人站在东篱之下,看着曾经让人愉悦的菊花,却再也找不到往日的快乐,只有泪水沾湿了衣襟。这种情感的变化,表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感叹和对故乡、亲人的思念之情。 全诗通过对比的手法,展现了一幅鲜明的画面,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亲人的深深思念。诗人通过对重阳节的描绘,传达出人生无常、世事沧桑的深沉思考,给人以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去完善
创作背景
《九日》这首诗出自唐代诗人陈政之手,创作于唐玄宗天宝三年(744年)。这一年,大唐盛世的繁荣渐渐开始走向衰落,社会矛盾逐渐凸显。而此时的陈政,正身处这样的历史背景下,以其敏感的心灵捕捉到了时代的脉动。 在天宝年间,由于封建制度的弊端和皇权的不稳定,致使朝政腐败、宦官干政、战乱不断,民众疾苦深重。当时文人雅士深感颓丧,心境苍凉,纷纷在诗歌中寄托忧国忧民的情愫。陈政作为其中的一员,他在这首诗里抒发了对时代的感慨和对个人命运的无奈。 此外,陈政个人的命运也颇为坎坷。他生于书香门第,自幼受到良好的教育,但科举之路并不顺利。他的官场生涯也并不如意,一直徘徊在低级官员的职务上。这使他深刻体会到社会的现实和人世的冷暖,也为他的诗歌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在这样一个时代背景和个人际遇下,陈政以《九日》一诗,借重阳佳节之际,抒发了他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之情,同时也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对自己身世的哀叹。这首诗语言质朴,情感真挚,反映了陈政内心的矛盾与挣扎,体现了他作为一名正直文人的家国情怀。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