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怀二首 其一
采芷向东皋,采兰向幽谷。采采结佩纕,辉辉莹金玉。佩之蹑云衢,迎风散芬馥。内顾空自怜,徘徊还蹢躅。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去东边的水边采摘白芷,到幽静的山谷寻找兰花。采集来把这些都佩戴在身,如同金玉般闪耀光辉。佩戴上这些行走于云端之上,清风吹过飘散出馥郁的香气。内心却空空荡荡只能独自怜惜,犹豫徘徊,终究不能离开。
去完善
释义
1. 东皋:东方的水边高地,这里可以指作者的故乡或者某一具体地点。
2. 采芷:采摘白芷草,这里寓意作者寻找美德与真理的过程。
3. 采兰:采摘兰花,寓意作者追求高尚品质的精神活动。
4. 幽谷:幽深隐秘的山谷,这里是作者内心世界的象征。
5. 采采:连续不断地采摘,这里表示作者努力寻求精神境界的提高。
6. 结佩纕:把采集到的香草编成佩戴的香囊,这里象征着作者对美德的追求与实践。
7. 辉辉:明亮的光辉,这里形容香草的美貌和品质的珍贵。
8. 莹金玉:像珠宝玉石一样晶莹剔透,这里赞美香草的高贵气质。
9. 蹑云衢:踩着云端漫步,这里比喻作者追求理想的美好境地。
10. 迎风散芬馥:在风中散发出芬芳的香气,这里暗示作者的品质得到彰显和传播。
11. 内顾:回头看看自己的内心世界,这里表示作者对自己的反省和审视。
12. 空自怜:徒然感到哀伤和同情,这里表达出作者对自己处境的不满和对未来的担忧。
13. 徘徊:犹豫不决地来回走动,这里表示作者在面对人生道路时内心的挣扎与矛盾。
14. 还蹢躅:还表示挣扎与矛盾。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陈政描绘自己执着于追求高尚品德和美好生活的情感寄托。“采芷向东皋,采兰向幽谷”中,他以采集香草的意象来比喻自身对高尚品质的追求,在东皋、幽谷的寓意下凸显了这种品质的难得与可贵。同时,他通过“采采结佩纕,辉辉莹金玉”赋予这种品质以具体可感的形象,使其如同佩饰般闪耀着光辉。
随后,诗人“佩之蹑云衢,迎风散芬馥”的形象展现出他的锐意进取和积极行动,使他能在追求品质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而“内顾空自怜,徘徊还蹢躅”则揭示了诗人在实现梦想过程中遇到的困扰与挫折,流露出其内心对于能否实现梦想的担忧与无奈。整体上,这首诗既表达了诗人对于美好事物的热爱与追求,又流露出其在这过程中的矛盾与挣扎。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咏怀二首·其一》是晚唐诗人陈政的一首抒怀之作,创作于公元9世纪中期。这首诗歌通过描绘自然景象和抒发个人情感,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理想和现实的深刻思考。
在创作这首诗时,陈政正处于人生的转折点。他原本是一位才华横溢的文人,但因科举考试失利,未能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这使他不得不放弃了对功名的追求,转而投入到文学创作之中。在这段时间里,陈政通过对自然的观察和感悟,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
公元9世纪中期,中国正处于晚唐时期,社会动荡不安,政治腐败严重。在这种背景下,许多文人志士都面临着理想与现实的冲突。陈政也不例外,他在诗中表达了对这种矛盾的情感体验。例如,他在诗中写到“浮云众禽外,落叶空山隈”,以象征手法表达了诗人对现实的不满和对理想的追求。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