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杂诗 其一

标题包含
杂诗 其一
忽闻春光回,将遍东南城。卧病方在床,无由起相迎。东风入帘幕,仿佛闻流莺。美人会相见,庶几道平生。病起忽二旬,春色殊已深。崇兰秀阶下,碧草交繁阴。旭日迟迟升,众芳同照临。援琴未成调,拂拭迟知音。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忽然听闻春天的气息重返,即将遍及东南的城市角落。然而我正生病躺在床上,无法起身去迎接这美好的时光。春风吹过窗帘,仿佛能听到黄莺的歌唱。想象着与美人的相遇,或许可以畅谈彼此的人生故事。病愈之后,已过二十天,春天已深入大地。兰花在台阶下盛开,绿草交织在一起,遮住了树荫。太阳缓缓升起,百花都在阳光下争艳。我试图弹起古琴,却因为身体不适而无法完成曲调。期待能有知己的到来,共同分享这份美好。
去完善
释义
1. “忽闻春光回”:指春天突然到来。其中“春光”指的是春天的景色。 2. “将遍东南城”:即将覆盖整个东南城。其中“东南城”是泛指中国的南方城市。 3. “卧病方在床”:指作者因病躺在床上。 4. “无由起相迎”:无法起身去迎接春天的到来。 5. “东风入帘幕”:指春风吹进了窗帘。其中“东风”是春风的别称。 6. “仿佛闻流莺”:仿佛听到了黄莺鸟的叫声。其中“流莺”是指善于鸣唱的黄莺鸟。 7. “美人会相见”:与佳人相见的机会。其中“美人”是对女子的赞美之词。 8. “庶几道平生”:大概可以谈论一生的事情。其中“庶几”表示希望达到某种情况。 9. “病起忽二旬”:病好之后已经过去了二十天。 10. “春色殊已深”:春天的景色已经很深了。其中“殊”是副词,表示程度高。 11. “崇兰秀阶下”:阶下的兰花盛开。其中“崇兰”是指高大茂盛的兰花。 12. “碧草交繁阴”:绿草与树荫相互交织。其中“繁阴”是指浓密的树荫。 13. “旭日迟迟升”:太阳慢慢地升起。其中“旭日”是指初升的太阳。 14. “众芳同照临”:各种花朵共同接受阳光的照耀。其中“众芳”是指各种花卉。 15. “援琴未成调”:试着弹奏琴弦但还没有找到正确的调子。其中“援琴”是指弹琴前的准备动作。 16. “拂拭迟知音”:整理一下乐器等待懂得音乐的朋友到来。其中“拂拭”是指掸去琴上的灰尘。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因病未能欣赏春天的景象,以及期待与友人相聚的心情。从诗人的角度,我们可以感受到他对于自然的敏感和对生活的热爱。在诗歌中,陈政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如“卧病”、“东风”、“美人”等,来传达他的内心情感。同时,他也通过描述春天的美好,表达了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杂诗 其一》是明代诗人陈政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大约是在明末清初之际,也就是公元1644年左右。这一时期的中国正处于明清更迭的动荡时代,战乱频繁,社会矛盾激化。 陈政在这个特殊时期的生活经历丰富,他曾参加过明朝末年抗击清军的战斗,失败后一度避居山林。然而,他始终无法忘怀故国,经常在诗歌中表达出对明朝的怀念和对时局的忧虑。他的这些情感在《杂诗 其一》中得到了充分体现。 这首诗通过对春天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留恋和对战争的厌恶。同时,诗人还通过描写自己的孤独和惆怅,反映了他在那个时代所经历的沧桑巨变以及对未来的迷茫。总的来说,这首《杂诗 其一》是一首充满家国情怀和个人情感的杰作,展现了陈政在那个动乱时期的真实面貌。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