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友竹轩为东吴吕氏作

标题包含
友竹轩为东吴吕氏作
幽人结交异凡俗,平生爱此潇湘绿。醉日移栽闲地遍,炎天坐倚清风足。岂同踏雪觅寒梅,不似休官为黄菊。天际期看彩凤下,溪清或见苍龙浴。我昔闲居大庾南,手执遗经向空谷。幽怀独与此君期,肯使春花乱吟目。风度年来久暌别,世情日见多翻覆。劲节不渝终比石,清标言念温如玉。知君有意结岁寒,嗟我无端动心曲。何当骑马造斯轩,更为狂歌继淇澳。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这首诗描述了诗人对幽静生活的向往和对友情的珍视。诗中的“幽人”指的是那些喜欢宁静生活的人,他们与世俗的人不同,喜爱绿色的山水和清新的环境。他们在炎热的夏天里享受着清风,不像那些寻找寒冷梅花或者为了欣赏黄菊而辞职的人。诗人期待在未来的某一天,能在美丽的风景中与朋友们相聚,共享喜悦。诗中也提到了作者过去的田园生活,那时他拿着经书在空旷的山谷中诵读,期待着与朋友的相聚,不愿意被春天的花朵扰乱思绪。诗人感叹道,虽然很久没有与朋友相聚,但是他们的友情始终如一,就如同磐石一样坚定。他知道朋友们也希望在寒冷的冬天里相聚,可是他却无法控制自己的思念之情。他希望有一天能骑着马去拜访朋友们,一起唱歌庆祝友谊。
去完善
释义
1. 潇湘:湖南一带的潇水和湘江,代指湖南地区。 2. 大庾:大庾岭,位于广东省东北部和江西省南部交界处。 3. 遗经:原指亡佚的经典,这里可能指的是吕氏赠送给陈政的诗集或其他古籍。 4. 啻:只、仅。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以“友竹轩”为主题,通过描述诗人的隐居生活和与竹子为伴的情景,表达了对竹子品质的赞美和知音难寻的感慨。诗人运用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一幅宁静而又充满生机的画卷。 首先,诗人提到自己与竹子的关系是超脱世俗的,表现出他与竹子的深厚情谊。接着,他描绘了自己在炎热的夏日中,坐在竹子旁边感受到凉爽清风的惬意场景。这里的“岂同踏雪觅寒梅,不似休官为黄菊”两句,表达了诗人对竹子品质的独特见解,认为竹子不像梅花那样需要在寒冷的环境中生长,也不像菊花那样需要休养生息,竹子一年四季都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 随后,诗人展望了竹子未来美好的景象,期待着有一天能看到彩凤从天而降,溪水中出现苍龙的影子。这里用彩凤和苍龙的形象来比喻竹子的高洁品质和坚韧精神,表现出了诗人对竹子的敬仰之情。 紧接着,诗人回忆了自己在大庾南的隐居生活,手里拿着经书面对空旷的山谷,心中只有竹子相伴。这里通过对比的手法,突出了竹子在自己心中的重要地位。接下来的诗句“风度年来久暌别,世情日见多翻覆。劲节不渝终比石,清标言念温如玉”,表达了诗人对于竹子品质的坚定信念,即使世事变迁,竹子依然保持刚直的品质和高雅的风度。 最后,诗人以“知君有意结岁寒,嗟我无端动心曲”来表达自己对知音难寻的感慨,希望有机会能和知己一起欣赏竹子的美好景致。同时,诗人也表达了期待与知己共赴友竹轩的意愿,共同歌唱,延续古代文人的风雅传统。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友竹轩为东吴吕氏作》是南宋诗人陈政创作的一首咏物诗。这首诗创作于南宋时期,具体年份不详。在这段时间里,陈政曾任国子监祭酒、秘书省正字等职,期间多次参与科举考试,但屡试不第。尽管如此,他依然保持着对文学的热爱和执着。 在南宋时期,文人墨客之间盛行结交友人、品诗论文的风气。陈政与其他文人的交往也非常密切,他曾与陆游、杨万里等人互相唱和,共同探讨诗歌创作技巧。此外,他还积极参与政治活动,关注国家大事,关注民生疾苦。这些经历使他在创作这首诗时,能够从多方面展现自己的才情和抱负。 在这首诗中,陈政通过描绘友竹轩的景象,表达了对朋友们的思念之情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他用竹子比喻朋友间的友谊,表达了与朋友共度时光的渴望。同时,他也暗示了自己在官场上的遭遇,表达了渴望得到他人理解与支持的愿望。总的来说,这首诗是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作者通过对友竹轩的描绘,表达了自己的人生感悟和对友情的珍视。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