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山中送进士刘蟾赴举

标题包含
山中送进士刘蟾赴举
去住迹虽异,爱憎情不同。因君向帝里,使我厌山中。 故友多朝客,新文尽国风。艺精心更苦,何患不成功。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去和住的痕迹虽然不同,但爱和恨的情感却不相同。因为你走向帝都,让我厌恶山中的生活。许多旧友成为了朝廷的宾客,新的文章都是国风的佳作。技艺精湛,用心良苦,还担心不成功吗?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进士:古代科举考试中选者之称。 2. 刘蟾:人名,本诗作者的朋友。 3. 赴举:参加科举考试。 4. 帝里:京城,这里指长安。 5. 故友:旧日结交的朋友。 6. 朝客:指在朝廷任职的人。 7. 新文:新的文学作品。 8. 国风:本指《诗经》中的十五国风,这里指国家的文学。 9. 艺精:技艺精湛。 10. 心更苦:心情更加忧虑。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章孝标的一首送别诗,表达了作者对于友人刘蟾即将离开山中去京城参加科举考试的祝愿和期待。整首诗结构紧凑,语言优美,情感真挚,体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学功底和对朋友的关爱之情。 首联“去住迹虽异,爱憎情不同”,描绘了作者和友人刘蟾即将分别的情景,“去住迹虽异”表示他们的去处不同,一个留在山中,一个要去京城;而“爱憎情不同”则意味着他们之间的友情不会因为距离的改变而有所改变。这种感情表达手法既富有哲理,又充满诗意,展现了作者的高超技巧。 颔联“因君向帝里,使我厌山中”,进一步强调了朋友离去对自己生活的影响。因为朋友的离去,使得作者开始厌倦山中的生活,从而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这里作者运用了对比的手法,使读者的思绪在山水与都市之间来回跳跃,产生了强烈的艺术效果。 颈联“故友多朝客,新文尽国风”,通过对友人的赞扬和对他未来成就的期待,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鼓励和支持。这里作者运用了对仗的手法,使诗句更加和谐,同时通过对比,突出了友人的才华和品质。 尾联“艺精心更苦,何患不成功”,是对友人的期许和祝愿。作者认为只要友人努力学习和用心钻研,必定能够成功。这句话既是对友人的鼓励,也是对自己的勉励,展现了作者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诗歌《山中送进士刘蟾赴举》是唐代诗人章孝标所作,创作于公元810年左右。章孝标当时正寓居巴山楚水之间,过着隐逸的生活。 在这个时期,唐朝经历了安史之乱后逐渐走向衰落。虽然经过一系列政治改革,但社会矛盾仍然尖锐。科举制度在这个时期已经发展成熟,成为了选拔官员的主要途径。士人通过科举进入仕途,成为实现自身价值和社会地位提升的重要渠道。 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章孝标写下了这首诗以表达对朋友刘蟾即将参加科举考试的祝愿和期许。他以自然景色为喻,表达了对刘蟾才华的赞美和对其未来成就的期待。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