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临终诗

标题包含
临终诗
生在阳间有散场,死归地府也何妨。 阳间地府俱相似,只当漂流在异乡。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唐寅,字伯虎,号六如居士,是明朝著名的文人、画家和诗人。他出生于一个书香门第的家庭,从小就受到了良好的教育。他的父亲唐广德是一位商人,母亲丘氏则是一位知书达理的女性。 唐寅在少年时期就展现出了非凡的...查看更多
tom於
去完善

译文
生活在这个世界上总会有结束的时候,即使死去进入地府也没什么可怕。人世间和地府其实都一样,只是如同漂泊在远方陌生的他乡。
tom於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阳间:指人世间,与阴间(地府)相对。 2. 有散场:人生总会有终结的时刻。 3. 死归地府:死亡后去往阴间,即鬼魂所居之地。 4. 何妨:意为“有什么关系呢?”,表示对生死之事的坦然态度。 5. 阳间地府俱相似:这里表达了诗人认为生死之后的世界并无本质差异的观念。 6. 只当:相当于“权且当作”。 7. 漂流在异乡:比喻死后灵魂孤寂无依的状态。
tom於
去完善
赏析
这是一首反映人生哲理和生死观念的诗歌,作者以简练的文字传达了乐观面对死亡的态度。诗句“生在阳间有散场,死归地府也何妨”,表明了人生无常、世事如梦的观念,同时也表达了看淡生死、坦然面对生活的豁达态度。而“阳间地府俱相似,只当漂流在异乡”则意味着无论生或死,都是生命的一种状态,只需把这种变化当作一次空间的转换,就如同漫游异地一样,坦然接受命运的安排。这首诗歌以独特的视角展示了诗人对生活与死亡的独到见解,体现了其对人生的深刻理解和对生命的尊重。
tom於
去完善
创作背景
《临终诗》是明代著名画家、文学家唐寅的作品。这首诗创作于明朝正德二年(1507年),唐寅在经历了人生的大起大落后,对生活有了深刻的感悟。 当时正值明朝中期,政治腐败,科举制度弊端重重,而唐寅因才华横溢成为士人领袖,却因科场舞弊案被牵连,终身不得科举入仕。这段经历使得他对人生有了更深的思考,对社会的现实也有了更清醒的认识。 在这首诗中,唐寅表达了面对生死时的坦然态度,以及对人生的深刻反思。他告诫世人要珍惜生命,不要为名利所累,追求内心的平和与宁静。这首诗既展现了唐寅的人文情怀,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风貌和人们的精神风貌。
tom於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