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下酌酒歌
九十春光一掷梭,花前酌酒唱高歌。
枝上花开能几日,世上人生能几何。
昨朝花胜今朝好,今朝花落成秋草。
花前人是去年身,去年人比今年老。
今日花开又一枝,明日来看知是谁?
明年今日花开否,今日明年谁得知。
天时不测多风雨,人事难量多龃龉。
天时人事两不齐,莫把春光付流水,
好花难种不长开,少年易老不重来。
人生不向花前醉,花笑人生也是呆。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春光转瞬即逝,我们在繁花似锦前欢歌痛饮。枝头的花朵还能盛开多久呢?人生又能持续多久呢?昨天繁花盛放,但今天或许就落败如秋草了。那些赏花的人,如今是否已经老去?今天的花朵又再度盛开,可是明天又会属于谁呢?明天的花儿还会开放吗?谁又能知道呢?自然界的变幻莫测,人生的曲折不定,都在于我们能否把握住这美好的时光。正如花儿难以永久绽放,青春难以长久驻留,人生不应错过在花前的每一次尽情欢乐,否则连花儿也会嘲笑我们虚度了人生。

去完善
释义
1. 九十春光一掷梭:将九十天的春天比作织布的梭子,意指春天的短暂。
2. 一掷梭:梭子,是织布机上用来引导纬线穿过经线的工具,这里比喻时间的流逝。
3. 世上人生能几何:感叹人生的无常与短暂。
4. 枝上花开能几日:意指花开的时间非常短暂。
5. 昨朝花胜今朝好:昨天盛开的花看起来比今天盛开的花要好。
6. 今日花开又一枝:今天又有一枝花盛开。
7. 天时不测多风雨:表示天气难以预测,经常有风雨。
8. 人事难量多龃龉:人的事情很难预料,经常遇到挫折。
9. 少年易老不重来:少年容易老去,时光无法倒流。
10. 人生不向花前醉:人生不应只在花前喝酒寻乐。
11. 花笑人生也是呆:花儿笑看人生,也觉得人类过于呆板无趣。

去完善
赏析
《花下酌酒歌》是明代著名画家、诗人唐寅的一首以“惜春”为主题的小诗。全诗借春花的短暂盛开,感慨人生的无常和时光的流逝,体现了作者对于生命和青春的珍视。
首句“九十春光一掷梭”描绘了春天的美好时光就像织布的梭子般快速流转,暗示了春光易逝。接下来的“花前酌酒唱高歌”则表现出诗人在春花烂漫时饮酒高歌,尽情享受生活的情景。
第二联“枝上花开能几日,世上人生能几何”表达了对生命短暂的思考,花开花谢不过几天时间,而人生在世也不过短短几十年。第四联“昨朝花胜今朝好,今朝花落成秋草”揭示了自然的无情,昨日还盛开的花朵今日已经凋谢,化为秋草。
第五联“花前人是去年身,去年人比今年老”则是对人生无常的叹息,去年的自己已经成为过去,而今年的自己已经衰老。第八联“天时不测多风雨,人事难量多龃龉”感叹自然和人世的诸多变数。第九联“天时人事两不齐,莫把春光付流水”则建议人们珍惜当下,把握春光,尽情欢歌。
最后一联“好花难种不长开,少年易老不重来。人生不向花前醉,花笑人生也是呆”告诫世人要珍惜青春年华,及时行乐,不留遗憾。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花下酌酒歌》是明代才子唐寅在人生低谷时期创作的诗词。唐寅于明宪宗成化六年(1470年)出生于苏州一个商人家庭,自幼聪颖过人,才华横溢。然而在他二十六岁那年,父亲去世,家道中落,这对他的生活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在此期间,他曾参加科举考试,却因受到科场舞弊案的牵连,被贬为庶民,从此走上了以卖画为生的人生道路。
这首诗是在他人生陷入低谷的时期创作的,展现了他在逆境中的坚韧和豁达心态。诗中以美酒、鲜花和美景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感悟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时,这首诗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才子的尊重和对文人的重视,以及他们在困境中的执着追求和不屈不挠的精神风貌。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