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夜读

标题包含
夜读
夜来欹枕细思量,独卧残灯漏夜长。 深虑鬓毛随世白,不知腰带几时黄。 人言死后还三跳,我要生前做一场。 名不显时心不朽,再挑灯火看文章。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唐寅,字伯虎,号六如居士,是明朝著名的文人、画家和诗人。他出生于一个书香门第的家庭,从小就受到了良好的教育。他的父亲唐广德是一位商人,母亲丘氏则是一位知书达理的女性。 唐寅在少年时期就展现出了非凡的...查看更多
小怡懒洋洋
去完善

译文
深夜躺在床上仔细思考,独自一人躺在黑暗中,看着油灯慢慢燃烧。担忧自己的头发会随着时间变白,但不知何时腰间的赘肉已渐渐积累。有人说死后还能经历很多事,我却在想如何能在有生之年好好拼搏一番。当名声还不显著的时候,内心信念要始终坚定,重新燃起心中的希望,继续奋斗在学术道路上。
小怡懒洋洋
去完善
释义
1. 夜来欹枕细思量:夜晚躺在床上仔细思考。 2. 独卧残灯:独自一人靠着微弱灯光。 3. 漏夜长:时间流逝漫长。 4. 深虑鬓毛随世白:担忧头发随着岁月变白。 5. 腰带几时黄:什么时候腰围变粗。 6. 三跳:指临终之际的极度痛苦。 7. 做一场:过完一生。 8. 名不显时心不朽:名声不显的时候也要保持内心的高尚品质。 9. 再挑灯火看文章:再次燃起人生的希望,继续努力学习。
小怡懒洋洋
去完善
赏析
《夜读》这首古诗表达了作者唐寅在夜深人静之时,对自己人生的思考和对生活的态度。首句“夜来欹枕细思量”描述了诗人在夜晚无法入睡,于是躺在枕头上仔细思考自己的人生。接着的“独卧残灯漏夜长”表现了诗人孤独的身影和漫长的夜晚。然后诗人感叹自己的头发随着岁月的流逝而变白,腰带的黄色象征着年老体衰。这里的“深虑鬓毛随世白,不知腰带几时黄”是诗人对于时光流逝、青春不再的感慨。 而后两句“人言死后还三跳,我要生前做一场”则体现了诗人的人生态度:尽管人们说死后还有机会,但他选择要在活着的时候奋斗拼搏,努力活出精彩。紧接着的“名不显时心不朽,再挑灯火看文章”更是直接表达了诗人勤奋求学、立志求名的决心。即便默默无闻,也要保持一颗向上的心,时刻不忘提升自己的学识。 整首诗充满了哲理和人文精神,彰显了诗人乐观向上的人生观和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小怡懒洋洋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夜读》是明朝著名文学家、书画家唐寅的一首佳作。这首诗的创作时间是明朝成化年间(1465-1487年),这是明宪宗朱见深统治时期。在这期间,唐寅的生活经历丰富,他曾科举落榜,又因牵连科场舞弊案而入狱,后又被释放,这使他对人生有了更深的思考。 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明朝正处于政治相对稳定,经济繁荣的时期。然而,文人墨客们在追求功名的同时,也面临着严格的科举制度和官场腐败的问题。在这种环境下,唐寅通过《夜读》表达了他对读书治学的态度和对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思。 诗中写道:“雨过春山翠叠重,楼头夜市闹声声。片云舒卷月穿岫,半榻纵横书满床。金鸭火消灯焰短,银屏光散篆烟空。知君欲起乘槎兴,直到星辰大海东。”诗人通过描绘宁静的夜晚和美好的景色,表达了他在逆境中仍能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和对知识的渴望。
小怡懒洋洋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