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塔寺 其六 玉溪
树阴回合四围山,一道飞泉转玉环。嫩竹扫花风外亚,新苔封字雨中斑。韦编三绝谁能赞,麟笔千年独可攀。更羡君才长史学,会看执政纪朝班。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绿树环绕四周群山,一条飞瀑环绕着玉环。嫩竹轻扫花瓣,风吹过竹林沙沙作响,新生的青苔在雨中变得斑驳。有谁能够赞美这千丝万缕的古籍?唯有这千年的笔墨值得攀登。更令人钦佩的是您这位才华横溢的长史学者,未来将看到您在朝廷中树立楷模,激励百官。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柏塔寺:寺名,位于中国某地。
2. 其六:表示这首诗是作者所创作的关于柏塔寺的第六首诗。
3. 玉溪:指清澈的溪水。
4. 树阴回合四围山:描述了四周群山环绕、树木繁茂的景象。
5. 一道飞泉转玉环:形容一道飞泉在岩石上流淌,如同一块玉璧。
6. 嫩竹扫花风外亚:风吹动着嫩竹轻轻扫过花朵。
7. 新苔封字雨中斑:雨水打在新生的青苔上,形成斑驳的痕迹。
8. 韦编三绝:指多次翻阅书籍的过程,用以形容学识丰富。
9. 麟笔:比喻珍贵的文字资料。
10. 独可攀:指可以独自研究学习。
11. 更羡君才长史学:对您的才华和学识更加钦佩。
12. 会看执政纪朝班:期望您能掌握国家大权,治理好国家。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柏塔寺的景色及人文历史。前两句“树阴回合四围山,一道飞泉转玉环”勾勒出了山林环绕、泉水流淌的美丽景象。接下来的“嫩竹扫花风外亚,新苔封字雨中斑”则以动态的画面描绘了风雨中的植物和湿润的环境。
诗的后半部分则由自然景观转向人文历史。“韦编三绝谁能赞,麟笔千年独可攀”暗指柏塔寺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最后两句“更羡君才长史学,会看执政纪朝班”则表达了作者对柏塔寺美好未来的期望和对友人才能的赞美。
总的来说,这首诗在描绘自然风光的同时,也表现了作者的人文情怀以及对文化传承的关注。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柏塔寺 其六 玉溪》是唐代诗人王翰的一首山水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大约在唐玄宗至德元年(公元756年)左右。在这段时间里,王翰经历了宦海沉浮,从翰林供奉转为参军,人生经历丰富。此外,这一时期正是唐朝由盛转衰的转折点,安史之乱爆发,朝政混乱,民生疾苦。
在这样的背景下,王翰游历山水,写下了这首描绘柏塔寺周围景色的诗。在诗中,他运用生动的语言描绘了柏塔寺周边的山水、草木、溪流等景色,展现了对自然美的热爱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同时,通过诗歌传达出对战乱时局的忧虑和对和平生活的期盼。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