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夜宿瑞象寺写怀
秋高天宇肃,草际霜华冷。
明月流清光,徘徊薜萝影。
予抱千古怀,其将为谁骋。
兴衰感人事,代谢悲流景。
长歌紫芝篇,醉卧赤松径。
斯亦聊且娱,荣华非所竞。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秋天的高空中充满了严肃的氛围,草丛间的霜花让人感受到寒冷。
明亮的月光流动着清澈的光芒,它抚摸着攀援植物的影子,使它们在黑暗中摇曳生姿。
我心中承载着千年的感慨,但又能向谁倾诉呢?
世事沧桑,人情的冷暖使我伤感,时光的流转和事物的更迭让我陷入深深的悲哀。
我唱起了《紫芝篇》的长歌,然后倒卧在那条通向赤松的小路上,准备在那里过夜。
这也只是暂时的自我娱乐罢了,那些短暂的荣华富贵并不值得我去追求。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瑞象寺:即瑞相寺,位于今浙江省温州市文成县。
2. 天宇:天空。
3. 草际:草丛的边缘。
4. 霜华:霜的光泽,此处指霜。
5. 清光:清澈明亮的光辉。
6. 薜萝:薜荔和女萝,两种蔓生植物,常用来比喻隐逸生活。
7. 千古怀:指千古以来的志士情怀。
8. 驰骋:奔驰,形容心情奔放。
9. 代谢:交替,轮换。
10. 流景:流逝的时光。
11. 紫芝篇:指《庄子·内篇·德充符》中的故事,周宣王梦见一位有德之士名叫紫芝的,这里用以象征高尚的品质。
12. 赤松径:指赤松子修炼成仙的地方,这里用以象征隐居山林的生活。
13. 斯:这。
14. 聊且娱:姑且以此自娱。
15. 荣华:富贵,地位显赫。
去完善
赏析
这是一首抒发诗人个人情感的诗词。诗人在瑞象寺过夜时,秋天的肃杀景象和寒冷的霜华使他感慨万千,他的情绪和思考随着月亮的流动而流淌,从“予抱千古怀,其将为谁骋”的豪放壮志到“长歌紫芝篇,醉卧赤松径”的释然与超脱。这首诗表达了对生活、世事的思考,以及对人生道路的选择和理解。诗人用月亮比喻自己的心灵,以天地为舞台,展现了其深沉的内心世界。
去完善
创作背景
《秋夜宿瑞象寺写怀》这首诗的创作时间是宋朝末年,具体年份已无法考究。这个时期的中国社会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北方的蒙古帝国逐渐崛起,威胁着南宋的安全。在政治、经济和文化方面,宋代都取得了极高的成就,但在军事防御上却表现乏力,内外忧患使得这个时期的文人墨客产生了深深的忧虑和失落感。
诗人赵友直身处其中,对国家的前途命运深感担忧。他的一生曲折多变,曾经历过荣华富贵的官场生涯,亦体验过贫病交加的艰苦岁月。他的诗歌充满了忧国忧民的情怀,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在瑞象寺的夜晚,赵友直回望自己的一生,不禁发出“独立小窗前”的深沉叹息,对世俗名利生出超脱之心。同时,他也渴望朝廷能早日振作,力挽狂澜,使国家繁荣昌盛。
与此同时,诗中的“秋夜”景象也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环境。秋天在中国文化中常常象征着萧瑟、凄凉和离别,这恰恰与南宋末年的时代氛围相吻合。在这首诗中,“秋夜”这一意象无疑成为了诗人抒发胸臆的最佳载体,表达了其内心的忧虑和对未来的期许。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