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鹤亭歌
舞鹤亭空亭,无鹤胡为名。
亦如西山赋招鹤,无鹤可招也不恶。
何必玄裳缟袖二八真娉婷,想像标致便足使人毛骨清。
仙翁好鹤非徒尔,鹤德从来比君子。
坡仙自谓吾不如,今翁与坡岂其殊。
苍苔白石有余乐,一似箪瓢甘澹泊。
笑杀飞鸢太不灵,贪腥嗜腐哗然争。
九臯一唳醒人耳,又如片言之善应千里。
更笑荒林老木终日号毕逋,说吉说凶谁听渠。
仙翁爱鹤爱其德,我读翁诗三叹息。
便好从翁痛饮醉倒斯亭边,振袂起舞学胎仙。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暂无最新数据,快去完善吧~
去完善
释义
1. "舞鹤亭": 指白鹤亭,位于苏州,是宋代诗人真德秀游历时的场所之一。
2. "胡为": 为什么。
3. "西山赋招鹤": 西山指江苏洞庭西山,招鹤即召唤鹤之意,这里是用西山的传说表达诗人想借诗的感召力,去实现他的理想。
4. "玄裳缟袖二八真娉婷": 意思是穿戴高雅的女子们真是美丽动人。
5. "想象标致便足使人毛骨清": 意思是通过想象鹤的姿态就足以令人产生清爽的感觉。
6. "仙翁好鹤非徒尔": 意思是仙人喜欢鹤并非偶然。
7. "鹤德从来比君子": 意指鹤的高尚品质向来被认为与君子的品质相似。
8. "坡仙自谓吾不如": 指苏轼曾说他自己不如白居易那样有才华。
9. "苍苔白石有余乐": 指仙人在苍苔和白石之间享有许多乐趣。
10. "笑杀飞鸢太不灵": 意为可笑那些不像鹤一样灵性十足的鸟。
11. "九臯一唳醒人耳": 意指鹤的鸣叫可以唤醒人们的心灵。
12. "毕逋": 传说中的一种鸟。
13. "说吉说凶谁听渠": 指喋喋不休地说着吉凶之事,而无人理会。
14. "振袂起舞学胎仙": 指效仿仙人的模样,翩翩起舞。
去完善
赏析
这是一首关于真德秀的《舞鹤亭歌》赏析。这首诗歌咏了舞鹤亭的美丽景象和诗人对仙翁的赞美之情。
首先,诗人以“舞鹤亭空亭,无鹤胡为名”开篇,提出一个疑问:既然舞鹤亭里没有真正的鹤,那为什么还要叫这个名字呢?接下来,诗人通过比较西山赋招鹤的例子,得出结论:虽然没有真的鹤,但舞鹤亭的名字并不坏。这里,诗人巧妙地运用了反问的修辞手法,强调了舞鹤亭的独特之处。
紧接着,诗人提到不必非要有真正的鹤才能使人感到清爽。他通过想象鹤的形象,表达了人们对鹤的期待和向往。同时,诗人还提到了仙翁喜欢鹤并非仅仅因为鹤的美貌,更重要的是鹤的品德就像君子一样高尚。这里,诗人通过对鹤的赞美,表达了对君子的敬仰之情。
随后,诗人引用了苏轼的自嘲诗句,认为自己和苏轼在这方面并无差别。这里,诗人通过引用苏轼的诗句,表现了自己的才情和自信。同时,诗人还描绘了在苍苔白石间寻找乐趣的场景,暗示了自己乐于过淡泊生活的态度。
接着,诗人用“笑杀飞鸢太不灵,贪腥嗜腐哗然争”来讽刺那些追求名利的人,认为他们还不如一只飞舞的鸢鸟。这里,诗人通过对飞鸢的嘲笑,表达了对世俗的批判和鄙视。
之后,诗人又以“九臯一唳醒人耳,又如片言之善应千里”来形容鹤的高尚品质,强调鹤的声音可以唤醒人们的耳朵,就像千里之外的话语一样美好。这里,诗人通过对鹤声音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对高尚品质的向往和追求。
最后,诗人通过“更笑荒林老木终日号毕逋,说吉说凶谁听渠”这一句,再次嘲讽了那些整天只会谈论吉凶的人,认为他们的话根本无人理会。这里,诗人通过对荒林老木的嘲笑,进一步表达了对自己品格的自信和对世俗的批判。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对舞鹤亭的描绘和对仙翁的赞美,表达了诗人对高尚品质和淡泊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同时,诗人还通过讽刺和批判,表达了对世俗的鄙视和不满。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舞鹤亭歌》是南宋诗人真德秀创作的一首描绘隐逸生活的诗。这首诗创作于公元1250年左右的南宋时期。
在这个时期,南宋朝廷在蒙古的侵略下逐渐走向衰落。真德秀作为南宋的一位文臣,对国家的命运感到忧虑。他在政治上主张改革,但未能得到朝廷的支持。因此,他选择辞官回乡,过着隐居生活。
这个时期的背景知识主要包括:南宋与蒙古的关系、南宋的经济和文化状况以及真德秀的生平事迹。在这个时期,南宋虽然处于危机之中,但在经济和文化方面仍然有一定的繁荣。真德秀是一位博学多才的文人,他对儒家经典有深入的研究,并且在文学、史学等方面都有一定的成就。他的诗歌作品以描绘田园风光和表达个人情志为主,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