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珠林
风劲萧萧响,露滴个个圆。
坐看西山月,浑疑堕我前。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风吹得飕飕作响,露水汇聚成一个个小水珠。静静坐着欣赏西山的月亮,仿佛它就在我的面前落下。
去完善
释义
1. 风劲:指风力强劲。
2. 萧萧:形容风声。
3. 响:声音。
4. 露滴:指露珠。
5. 个个:一个个。
6. 圆:圆润,这里指露珠的形状。
7. 坐看:坐着观看。
8. 西山:西边的山。
9. 月:月亮。
10. 浑疑:完全疑似。
11. 堕:坠落。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夜景图:强劲的秋风拂过,枝叶发出萧瑟的声音;露水晶莹剔透,挂在叶尖上如同一个个圆润的小珍珠。诗人坐在含珠林中,静静地欣赏着西山的月亮,仿佛那明月坠落在自己的眼前,让人陶醉其中。
全诗以“含珠林”为题,既形象地描绘了林中美景,又赋予了景物更深一层的象征意义。这里的“含珠”,可以理解为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珍视和珍惜,也是对人生的哲理思考。诗人通过观察自然界的变化,感悟到时间的流逝,从而引发对人生命运的深沉思考。
此外,诗歌的语言质朴自然,意境悠远,充满了诗情画意。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巧妙地传达了内心的情感和对生活的热爱。这首诗歌不仅是一幅美丽的风景画,更是一首充满哲理的人生诗。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含珠林》是唐代诗人释鉴所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描绘了江南地区的美丽景色和繁荣景象,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眷恋之情。
创作时间:公元8世纪中叶的唐朝时期,此时正是唐朝的鼎盛时期,政治稳定,经济繁荣,文化发展迅速。
人生际遇:释鉴是一位云游四方的僧人,他在江南地区游览时,看到了美丽的湖光山色、繁华的城市风光,心中涌起了对故乡的思念之情。于是,他写下了这首《含珠林》,以表达自己对故乡的眷恋之情。
时代背景:唐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时期,被誉为“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在这个时期,中国经济发展迅速,人民生活富足,文化艺术繁荣。江南地区作为唐朝的经济重镇,拥有丰富的水资源,肥沃的土地,成为了中国重要的稻米产区。此外,江南地区还是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对外贸易发达,城市繁荣,人民安居乐业。这些美好的景象,都为释鉴创作《含珠林》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