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镜池
一鉴涵虚碧,万象悉其中。
重绿浮轻绿,深红闲浅红。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一鉴涵虚碧:形容湖面如镜子一般映照出天空的蓝色。
万象悉其中:所有景象都在这景色之中。
重绿浮轻绿:绿色的叶子层层叠叠,深浅不一。
深红闲浅红:红色的花朵或果实错落有致,深色和浅色相间。
去完善
释义
"一鉴涵虚碧":"鉴",镜子;"涵",包含,蕴含;"虚碧",形容水面平静如天空一般湛蓝透明。整句话意为,一面镜子般的湖泊,包含了天空般湛蓝的水面。
"万象悉其中":"万象",各种景象,包括自然界和人文界的各种现象;"悉",全,都。整句话意为,各种各样的景象都能在这个湖中看到。
"重绿浮轻绿":"重绿",指深绿色的植物;"浮",生长在水面上;"轻绿",指浅绿色的植物。整句话意为,深绿色的水生植物与浅绿色的水生植物共同生长在湖面上。
"深红闲浅红":"深红",指红花;"闲",从容不迫,不受拘束;"浅红",指粉花。整句话意为,盛开的花朵有的鲜红热烈,有的淡红娇嫩,它们在湖面上显得自由自在。
去完善
赏析
《锦镜池》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色的诗,诗人以池塘中的倒影为切入点,展示出一幅生动的景象。
“一鉴涵虚碧”是描述池塘如同一面镜子,映照出了天空的碧蓝和周围景色的倒影。这种意境使读者仿佛置身于画面之中,感受到诗人的所见所闻。
接下来的“万象悉其中”则进一步深化了主题,表达了自然界各种景物都映入这面“镜”中,形象地表现了诗人对环境的观察入微和对大自然的赞美。
紧接着的两句“重绿浮轻绿,深红闲浅红”则细致地描绘了池塘中色彩的丰富性。绿色的深浅变化与红色的不同色调被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形成了一幅色彩斑斓的画面,增强了诗歌的视觉冲击力。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锦镜池》是唐代诗人释鉴所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描绘了江南水乡的美丽景色和作者对故乡的思念之情。根据该诗的创作背景,我们可以得出以下信息:
在唐朝时期,江南地区已经成为中国的重要农业和手工业基地,经济繁荣,文化发达。江南水乡的独特风光吸引了众多文人墨客,他们在江南地区留下了许多优美的诗篇。
在释鉴生活的时代,唐朝正处于安史之乱后的恢复期。虽然社会相对稳定,但政治斗争依然激烈,文人墨客常常因政治风波而遭受迫害。释鉴作为一位僧人,可能因为躲避战乱或寻求心灵慰藉而来到江南地区。
在此背景下,释鉴写下了这首《锦镜池》。诗中,他通过对锦镜池美景的描绘,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时,也反映了他作为一个僧人,对世事沧桑的感慨和对宁静生活的渴望。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