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许簿同游南山二首 其一
步携婉娩上巉岩,北望云山紫翠搀。
了了大江东岸路,欲攀风驭脱羁衔。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信步闲庭登上险峻山岩,向北方望去云雾缭绕山间紫翠色相间。明了了滔滔大江之东的道路,试图驾驭疾风般的车马以摆脱束缚。
去完善
释义
1. "步携":意指步行携带。这里指诗人与朋友许簿一同走路去游览南山。
2. "婉娩":形容曲曲折折、延绵不断的道路。这里是诗人对山路的描绘。
3. "巉岩":高峻的山石。这里诗人描述了他们即将攀登的高山险峻之处。
4. "云山紫翠搀":意指云雾缭绕中的青山绿水,色彩斑斓的景象。其中"紫翠搀"是形容山水相映的生动景象。
5. "了了":清楚明了的样子。这里诗人描绘他们站在山顶眺望远方时视野开阔、景色一目了然的美景。
6. "大江东岸路":诗人站在长江东岸,望着江水滚滚东流,感慨万千。这里借长江比喻人生道路的漫长无尽。
7. "欲攀风驭脱羁衔":诗人表达了希望能如驾着狂风般自由驰骋在山水之间,摆脱世俗束缚的愿望。"风驭"是驾驭狂风之意,"脱羁衔"表示挣脱束缚、无拘无束地生活。
去完善
赏析
在这首诗中,诗人朱松以他特有的敏锐观察力和生花妙笔描绘了一幅山水图。首先,他用“步携婉娩上巉岩”这句诗勾勒出登山时的心情和状态,步履轻盈而愉悦,婉娩一词将人带入一种宁静的氛围之中。接下来,诗人以“北望云山紫翠搀”来形容山间的景色,北望则意味着被江山美景所吸引,紫翠二字突出了山间云雾缭绕、层峦叠嶂的壮观景象。
然后,诗人又以“了了大江东岸路”来形容对岸的江东路况,了了表明看得清楚明白,大江东岸则揭示了诗人立足之地的高处位置。最后,诗人以“欲攀风驭脱羁衔”这句收束全篇,表达了想要摆脱世俗束缚,乘风驾云的追求自由的心境。整首诗既有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又融入了个人的情志追求,给人一种清幽旷达之感。
去完善
创作背景
《与许簿同游南山二首 其一》是南宋诗人朱松在淳熙年间创作的诗歌。
淳熙年间,正是南宋朝廷内外交困的时期。一方面,北方金国不断南侵,南宋政权岌岌可危;另一方面,国内政治腐败,民生凋敝,社会矛盾激化。在这种背景下,许多有识之士纷纷投身于抗金保民的斗争中。朱松作为南宋文人,也积极参与到这一历史洪流中。
朱松出生于书香门第,自幼受到良好的教育。他在青年时期便以博学多才而著称,曾担任过多地的官职,后因政治斗争被贬为庶民。尽管仕途不顺,但他始终关注国家大事,关心民间疾苦。在与友人许簿共游南山时,他以诗寄情,表达了自己对现实的不满和对未来的期许。
《与许簿同游南山二首 其一》这首诗描绘了作者与友人共同游览南山的美景,表达了他们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热情。然而,在这美好的景色背后,作者却又透露出一丝忧虑和惆怅。他担忧国家的命运,忧心民众的苦难,这种忧国忧民的情感贯穿了整首诗,使它具有了深厚的时代烙印。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