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虞美人

标题包含
虞美人
东君已了韶华媚。 未快芳菲意。 临居倾倒向荼䕷。 十万宝珠璎珞、带风垂。 合欢翠玉新呈瑞。 十日傍边醉。 今年花好为谁开。 欲寄一枝无处、觅阳台。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冯时行(1083-1145),字当可,号缙云先生,南宋著名学者、官员。他出生于浙江义乌,年轻时曾游学于太学,后来中举人,历任州县官职。 冯时行在地方任职期间,关心民生疾苦,勤政廉洁,深受百姓爱戴。他...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春天已经过去了,花朵不再显得那么美丽。 它们的生命似乎也失去了活力。 邻居家的荼䕷正在开放,虽然它们是那么的美丽,但它们也无法让花朵们重新焕发出光彩。 它们就像一串珠子,随风摆动,闪烁着光芒。 新的合欢树绿得如翠玉一般,给人们带来了希望。 然而这些美丽的景象却无法让我感到快乐。 今年的花儿如此美好,可是它们是为了谁而开放呢? 我想把这一枝最美的花送给你,但我却不知道该往何处去寻找你的阳台。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东君:指春天,“已了”意为已经过去。 2. 韶华媚:美好的春光。 3. 芳菲:花草香美,这里指百花盛开的景象。 4. 临居:邻居。 5. 倾倒:倾倒倾向,这里形容花开繁茂的样子。 6. 荼䕷:一种蔷薇科植物,此处用以比喻繁花似锦的景象。 7. 宝珠璎珞:珠宝装饰品,这里用以比喻花朵繁多且艳丽。 8. 合欢翠玉:翡翠般的绿色,这里用来形容花朵的颜色。 9. 新呈瑞:呈现出新的祥瑞之气。 10. 十日:十日为期,这里表示短时间内。 11. 阳台:传说中的仙境,这里指美丽的地方。
去完善
赏析
《虞美人》描绘出一幅美好的春天景象。首句“东君已了韶华媚”点明季节,东君即春神,表明春天已经来临。接下来两句“未快芳菲意”和“临居倾倒向荼䕷”则展示出春日里鲜花盛开的美景。其中,“芳菲”指花草的美丽芬芳,而“荼䕷”是一种蔷薇科植物,花开白色或淡红色,这里用“倾倒”形容它的繁茂美丽。接下来的“十万宝珠璎珞、带风垂”进一步以夸张的笔法描绘出花朵簇拥的美景,仿佛它们如珠宝般闪耀,随风轻轻摇曳。 下阕中,“合欢翠玉新呈瑞”写春天里各种美好的事物纷纷呈现出来。紧接着,“十日傍边醉”表达了作者沉浸在美好春光中的陶醉之情。结尾两句“今年花好为谁开。欲寄一枝无处、觅阳台”则充满了淡淡的忧伤,流露出对春天的感慨。这句表达出尽管眼前的景色十分美丽,却无人分享,诗人想要将这份美好寄给远方的亲友,但却找不到适合的途径。整首词既描绘了春天的美景,又抒发了诗人的情感,使得这首《虞美人》成为了咏春的经典之作。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虞美人》是南宋著名词人冯时行的作品,这首词创作于公元1164年左右。此时的中国正处于南宋时期,金兵对中原地区虎视眈眈,双方战事频繁。 在这段时间里,冯时行是一位抗金志士,他因上疏直言抗金主张而被朝廷流放,后又因力荐名将岳飞而被朝廷起用为四川宣抚使。在这个过程中,冯时行目睹了战争的残酷和人民生活的困苦,同时也感受到了国家危亡的紧迫感。这些人生经历和时代背景使他创作出了许多具有强烈现实意义的诗词,如《虞美人》等。 在《虞美人》一词中,冯时行以春花的凋谢比喻人生的无常,借对美好时光的回忆表达了他对故乡的思念和对战争的痛恨。这首词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充分体现了冯时行在这特殊时期的人文关怀和家国情怀。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