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赠襄阳帅吴彦猷

标题包含
赠襄阳帅吴彦猷
令威千岁归,城郭尚如故。 我今还故乡,陵谷亦易处。 荆榛荒旧蹊,溪壑改新路。 城中十万家,碧瓦生烟雾。 茅茨变闾阎,旧屋无一柱。 相逢访亲旧,十百不一遇。 岂无新人民,往往皆旅寓。 元帅念疲瘵,抚养若稚孺。 近闻田里间,稍稍复逃户。 会当一二年,功效见生聚。 但恐锋车来,追诏不容住。 努力慰斯民,望公若羊祜。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王之望(1090年-1170年),字瞻叔,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他出生于浙江绍兴,是北宋名臣王珪的后裔。 王之望年轻时勤奋好学,博览群书,尤以文学、史学见长。宋徽宗宣和年间,他考中进士,步入仕途。...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很久以前,灵威将军曾回乡省亲,当时的城墙和街道仍然保留着原貌。如今我也回到故地,却见曾经熟悉的山谷已经发生了改变。曾经的荆棘丛生的道路变成了溪流和小径,曾经破败的小屋也变成了一片繁华的城市。这里有十万户人家,每家每户的屋顶上都弥漫着轻烟。从前低矮的茅屋和简陋的街道已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砖瓦房和宽敞的道路。然而想要找到旧日的亲朋好友,却是百里挑一难寻踪迹。 虽然现在的城里已经有了很多新的居民,但他们大多只是匆匆过客。感谢当地的父母官,他关心民生疾苦,把百姓视为孩子一般照顾。最近听说有些乡间已经开始恢复生机,渐渐有人重新搬回来居住。假以时日,这个城市必将焕发出新的活力。但是,也有忧虑之处:不知何时,那权威的车驾会突然降临,命令我们远离此地,不能再停留。希望我们能够尽力抚慰这些受难的民众,期望您能如同历史上的羊祜那样留下善政佳话。
去完善
释义
1. 令威:指丁令威,传说他是东汉时辽东人,后来升仙成鹤仙,常回到故乡;这里借指作者自己。 2. 城郭:城市及四周的墙垣;这里指襄阳城。 3. 陵谷:丘陵与山谷,泛指自然界的变迁;这里指襄阳城地貌的变化。 4. 荆榛:荆棘杂草;这里指襄阳城郊的原野。 5. 溪壑:溪流和山谷;这里指襄阳城附近的水道。 6. 碧瓦:青绿色的琉璃瓦;这里形容襄阳城的建筑风貌。 7. 茅茨:用茅草搭建的房屋;这里指平民百姓的住所。 8. 闾阎:里巷门楼;这里代指平民百姓居住的地方。 9. 十百不一遇:一百个人中难遇到十个;这里形容在故乡很难找到相识的人。 10. 新人民:迁移到襄阳的新居民;这里指出作者所见的异乡人。 11. 元帅:指吴彦猷,当时襄阳的军事统帅;这里为尊称。 12. 疲瘵:指贫困衰弱的人民;这里指襄阳的百姓。 13. 稚孺:孩童;这里比喻受到抚养成人的百姓。 14. 锋车:古代驿站快马传递文书的交通工具;这里表示皇帝的使者。 15. 追诏:皇帝的紧急诏书;这里表示催促作者的命令。 16. 生聚:生育和积聚人口;这里表示襄阳的人口增长。 17. 但恐:只担心;表示对未来的担忧。 18. 望公若羊祜:期待您像羊祜那样关爱百姓;羊祜是晋朝时期一位爱护百姓的名将。
去完善
赏析
这是一首关于故乡变迁的诗词。诗人以令威化鹤归故乡为引子,描绘了故乡的变化:城郭依旧,然而道路、溪流已经发生改变;昔日茅草房已经变成了青砖瓦房,旧屋早已不见踪影;曾经的亲朋好友也很难找到。接着,诗人描写了襄阳地区的人民生活现状:大量的人口流动,田地里人们辛勤劳作。最后,诗人希望这位元帅能像羊祜一样关爱百姓,让这一地区恢复生机。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于故乡变迁的感慨和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期许。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诗名为《赠襄阳帅吴彦猷》,是由南宋诗人王之望所创作的。诗的创作时间为公元1167年(宋孝宗乾道三年)。此时,南宋与金朝仍在进行持续的战事,局势紧张。 王之望在青年时期曾登科及第,步入官场,后因直言不讳被贬谪至湖北荆州一带。在这首诗的创作期间,王之望被任命为荆南府知府,负责镇守长江中游地区。在这段时间里,他不仅要面对北方金朝的军事威胁,还要应对地方的各种社会问题。因此,尽管身处困境,但他始终坚守职责,忧国忧民,积极谋求国家统一和百姓福祉。 当时的时代背景是南宋政权已经建立了近一个世纪,但由于南北对峙的局势,国家并未实现完全统一。这一时期的南宋政治、经济状况相对稳定,但在军事方面仍需时刻防备北方敌人的侵扰。作为一位有责任感的文人官员,王之望在这首诗中表达了自己对国家命运的担忧以及对边疆将领的勉励之情。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