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奉寄昼公

标题包含
奉寄昼公
蓑笠双童傍酒船,湖山相引到房前。 团蕉何事教人见,暂借空床守坐禅。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两个披着蓑衣戴着斗笠的孩子靠着一艘酒船,顺着湖边和山势来到了我家门前。他们围着一堆芭蕉在玩什么游戏呢?原来是想暂时借用一张空床来玩耍并学习静坐禅修。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奉寄:恭敬地献上或寄托。这里表示诗人将这首诗敬献给昼公。 2. 昼公:可能是诗人的一位僧侣朋友。 3. 蓑笠:指蓑衣和斗笠,是古代渔猎者常用的防雨装备。 4. 双童:指两个童子或仆人。 5. 傍:靠近、临近。 6. 酒船:用于载酒的小舟。 7. 湖山:指湖泊和周围的群山。 8. 相引:互相吸引、牵引。 9. 房前:房子前面。 10. 团蕉:一种植物名称,又名棕榈、扇叶葵等。这里可能指用来编织蒲团的蕉叶。 11. 何事:为什么。 12. 教人见:让人看到。 13. 暂借:暂时借用。 14. 空床:空置的床铺。 15. 坐禅:佛教修行方式之一,通过静坐冥想来净化心灵。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以“奉寄昼公”为题,表达了诗人秦系对其师昼公的怀念与敬仰之情。诗中描述了白天公在湖边草屋居住的场景,蓑笠双童傍酒船,形象地描绘出昼公渔猎生活的悠然自得,也暗示了其隐逸世外的超脱心境。 第二句中的“湖山相引到房前”进一步描绘了昼公所居环境的优美宁静,同时也传达了诗人向往这样的生活场景和对昼公的敬慕之情。 第三句中的“团蕉何事教人见”是诗人对昼公行为的疑惑,同时也是对昼公道德品质的高度赞扬。“暂借空床守坐禅”则是昼公坚守信仰、摒弃世俗纷扰的精神写照,展现了昼公的坚定信念和豁达胸怀。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昼公日常生活情景的生动描绘,彰显了昼公超凡脱俗的人生态度和崇高的精神境界,表达了诗人对昼公的敬爱之情。同时,也以巧妙的手法揭示了诗人自己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世俗纷争的厌倦,使全诗充满了浓厚的宗教氛围和人生哲理。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奉寄昼公》是唐代诗人秦系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唐玄宗时期(712-756年)。 在这段时间里,秦系作为一位隐逸的文人,远离了世俗的纷争,过着清静闲适的生活。他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对人生有着深刻的理解和感悟。在这首诗中,他表达了对自己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友情的珍视。 在唐朝这个繁荣昌盛的时期,诗歌文化得到了空前的发展。许多文人都以诗歌来表达自己对人生的思考和对社会的关注。秦系作为一名诗人,他的诗歌作品既有对自然景色的描绘,也有对人生哲理的探讨。这首诗就是他在这一时期的代表作之一。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