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灵州田尚书
阴风猎猎满旗竿,白草飕飕剑气攒。九姓羌浑随汉节,
六州蕃落从戎鞍。霜中入塞雕弓硬,月下翻营玉帐寒。
今日路傍谁不指,穰苴门户惯登坛。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寒风凛冽遍布旗帜,白草萧瑟利如剑。众多异族部落跟随汉朝,
在边疆沙场上英勇奋战。在大雪纷飞的寒冷夜晚进入战场,月光下营地显得分外寒冷。如今有谁不在路上谈论,田穰苴的后代世代守卫疆土、功勋卓著。

去完善
释义
1. 灵州:古代地名,今宁夏回族自治区。
2. 薛逢:唐代著名诗人,字陶臣,曾任侍御史。
3. 田尚书:指唐朝将领田仁琬,曾镇守边关,因功被任命为尚书。
4. 阴风猎猎:形容寒风猛烈。
5. 旗竿:旗帜的杆子。
6. 白草:枯草,这里形容边疆环境恶劣。
7. 飕飕:形容风声尖锐。
8. 剑气攒:形容剑锋犀利。
9. 九姓羌浑:指当时居住在边疆的少数民族。
10. 汉节:汉朝使者所持的符节,象征皇帝权力。这里借指田尚书治理边疆。
11. 六州蕃落:泛指边疆地区各民族。
12. 从戎鞍:指跟随田尚书戍边征战。
13. 雕弓硬:形容弓箭精良。
14. 玉帐寒:形容军营中氛围庄重。
15. 登坛:指选拔人才担任将相之职。
16. 穰苴:春秋时期齐国名将司马穰苴,以勇武著称。

去完善
赏析
《送灵州田尚书》这首古诗描绘了边疆戍楼的雄壮景象。诗人以阴风猎猎、白草飕飕的荒凉之景开篇,使读者身临其境。随后,提到九姓羌浑跟随汉朝将领的旗帜,以及六州的蕃落侍从从戎鞍,表现了民族间的融合与相互信赖。接着描述了在寒冷的月夜下翻营的情景,突显了边关战争的艰苦环境。最后两句通过今昔对比,表达了如今谁能不以充满敬意的目光看待这位刚毅果敢的军事统帅呢?整首诗语言精炼,富有音乐感和画面感,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军事才能。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送灵州田尚书》是唐朝诗人薛逢在安史之乱后的作品。
唐朝天宝年间,由于唐玄宗的过度放纵和朝政的腐败,导致安史之乱爆发。这场战争让国家陷入了混乱,百姓痛苦不堪。在此期间,薛逢作为一位心怀天下的文人墨客,对国家的局势十分担忧。他的诗歌既有对国家前途的忧虑,又有对个人命运的感慨。
公元755年,安史之乱爆发后,中原地区的民生疾苦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薛逢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写下了这首《送灵州田尚书》。在这首诗中,他描绘了战争的残酷,表达了对民生疾苦的同情和对国家前途的忧虑。
同时,这首诗也反映了薛逢个人在这一时期的遭遇。他在战乱中失去了家园,生活困苦,但他仍然坚持自己的信仰,关心国家的前途。这种坚定的信念和执着的追求,使得他的诗歌充满了强烈的感染力。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