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词
十二楼中尽晓妆,望仙楼上望君王。
锁衔金兽连环冷,水滴铜龙昼漏长。
云髻罢梳还对镜,罗衣欲换更添香。
遥窥正殿帘开处,袍袴宫人扫御床。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在十二层楼中,大家都在精心打扮;在望仙楼上,期盼着君王的来临。门环上挂着冷冰冰的金兽,水滴落在铜龙上,象征着时间悄然流逝。头发刚刚梳理完毕,又对着镜子细看;要更换华丽的衣裳,还得添加些香气。远远地看到正殿的帘子被掀开,宫女们正在清理皇帝的卧床。

去完善
释义
1. 十二楼:指代皇宫内楼阁众多。
2. 望仙楼:具体宫殿名称,用于表达皇帝居住的地方。
3. 金兽:指代金属制作的香炉。
4. 连环:指金属香炉的链子。
5. 水滴铜龙:指铜制的水滴计时器,古代皇宫用于计量时间。
6. 昼漏长:表示白天的时间流逝缓慢。
7. 云髻:指女子的发髻。
8. 罢梳:梳头完毕。
9. 对镜:对着镜子。
10. 罗衣:丝织衣物。
11. 更添香:意为添加熏香。
12. 遥窥:从远处观看。
13. 正殿:皇帝的正式宫殿。
14. 帘开处:指窗帘拉开的地方。
15. 袍袴宫人:穿着长袍的宫女。
16. 扫御床:清扫皇帝的卧榻。

去完善
赏析
《宫词》是唐代诗人薛逢所创作的描绘宫廷生活的诗歌。全诗通过对宫廷女子的生活细节的描绘,展现了皇宫中的奢华与孤独。
首联“十二楼中尽晓妆,望仙楼上望君王”,点明诗的主题,描述了宫女们清晨起床,精心打扮,期待在望仙楼上见到君王的场景。
颔联“锁衔金兽连环冷,水滴铜龙昼漏长”,描绘了宫中的器物:金兽香炉、滴漏铜龙,这些事物都显得冰冷而漫长,暗示了宫女们内心的孤独和无奈。
颈联“云髻罢梳还对镜,罗衣欲换更添香”,进一步刻画了宫女们的日常生活:梳妆、换衣、熏香。她们虽然生活在繁华的皇宫中,却难以摆脱内心的寂寞与渴望。
尾联“遥窥正殿帘开处,袍袴宫人扫御床”,通过一个侧面,展示了宫廷生活的另一面:皇帝已经起床,宫女们正在打扫御床,准备迎接新的一天。这种看似平常的情景,实际上充满了皇家威严与等级森严的气氛。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宫词》是唐代诗人薛逢的一首五言诗。这首诗创作于唐宪宗时期(公元806年-820年)。当时朝廷政治斗争激烈,宦官势力强大,藩镇割据严重。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薛逢因为才华横溢,受到皇帝的赏识,但因性格耿直,不善逢迎,在官场备受排挤,最终远离朝堂,游历山水之间。
这首诗以宫廷生活为主题,通过描绘宫女们的孤独、寂寞和无奈,反映了唐朝宫廷的黑暗现实,以及作者对时局的忧虑和对朝廷的失望。同时,这首诗也表现了薛逢对人生百态的深刻洞察和对人性的同情关怀。在诗人看来,无论身处何等地位,人们都应该珍惜生命,追求真实的幸福。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