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词
十二楼中尽晓妆,望仙楼上望君王。
锁衔金兽连环冷,水滴铜龙昼漏长。
云髻罢梳还对镜,罗衣欲换更添香。
遥窥正殿帘开处,袍袴宫人扫御床。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远远地看见正殿的帘幕拉开,几名身着宽松袍服的宫人正在清扫皇帝的龙榻,为他的到来做准备。

去完善
释义
袍袴:指穿着宽大服饰的太监或宫女;御床:皇帝专用的卧具。

去完善
赏析
全诗从晨起梳妆写到午间等待,再到傍晚观望,将一天的时间巧妙融入其中。首句“十二楼中尽晓妆”点明场景,展现出一幅忙碌而拘谨的画面。接着,“锁衔金兽连环冷”一句运用触觉描写,突出了环境的孤寂与凄凉。第三联则刻画了女子们的心理活动——即便已尽力修饰自己,仍难掩内心的焦虑与不安。最后一句“遥窥正殿帘开处”,以旁观者的视角收束全篇,既表现了宫女们对君王行踪的关注,也暗含了她们命运的不可掌控。整首诗语言精致、情感深沉,通过对细节的精准捕捉,生动再现了宫廷生活的压抑与悲哀。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宫词》是唐代诗人薛逢的一首五言诗。这首诗创作于唐宪宗时期(公元806年-820年)。当时朝廷政治斗争激烈,宦官势力强大,藩镇割据严重。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薛逢因为才华横溢,受到皇帝的赏识,但因性格耿直,不善逢迎,在官场备受排挤,最终远离朝堂,游历山水之间。
这首诗以宫廷生活为主题,通过描绘宫女们的孤独、寂寞和无奈,反映了唐朝宫廷的黑暗现实,以及作者对时局的忧虑和对朝廷的失望。同时,这首诗也表现了薛逢对人生百态的深刻洞察和对人性的同情关怀。在诗人看来,无论身处何等地位,人们都应该珍惜生命,追求真实的幸福。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