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观猎

标题包含
观猎
马缩寒毛鹰落膘,角弓初暖箭新调。 平原踏尽无禽出,竟日翻身望碧霄。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薛逢,字琼,唐朝著名文人。他的生卒年不详,大约生活在唐宪宗至唐宣宗时期(806-859年)。 薛逢出身于书香门第,自幼聪颖过人,才华横溢。他年轻时就因文采出众而受到世人的赞誉,被誉为“才子”。然而,...查看更多
帆008008
去完善

译文
马匹的毛发稀疏寒冷,雄鹰的身形消瘦,角弓刚刚擦拭温暖,箭矢也已经调整一新。 在平原上漫无边际地找寻,却看不到一只鸟儿的踪迹。就这样整日里不断地翻身上马,抬头仰望那辽阔的天空。
帆008008
去完善
释义
1. 观猎:观察打猎的景象。 2. 薛逢:唐代诗人。 3. 马缩寒毛:马匹因寒冷而缩起毛发。 4. 鹰落膘:指鹰在捕猎中降落休息。 5. 角弓:以兽角为装饰的弓箭。 6. 初暖:初次使用前预热。 7. 新调:新的调配和加工。 8. 平原踏尽:在平原上搜索。 9. 无禽出:没有发现猎物。 10. 竟日:一整天。 11. 翻身望碧霄:猎手不停地翻身上马寻找猎物,抬头望着天空。
帆008008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观猎》描绘了薛逢在狩猎时所见的景象。诗歌开篇即展现了寒冷的环境:马儿紧缩着毛发,瑟瑟发抖;鹰也似乎因寒冷而显得瘦弱。这突出了狩猎的艰难环境,为接下来的描写奠定了基础。“角弓初暖箭新调”则展现出狩猎者已经做好充分的准备,弓箭都已调试完毕。 接下来的诗句中,薛逢描绘了自己和同伴们在平原上四处寻找猎物,却始终一无所获的场景。最后一句中的“翻身望碧霄”既表达了失望之情,又展示了他们仍对猎物抱有期待,期待着有一天能成功地捕捉到猎物。 整首诗充满了生动的画面感和深刻的情感,体现了狩猎者不屈不挠的精神和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
帆008008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观猎》这首诗是由唐代诗人薛逢创作于公元859年左右。此时正值晚唐时期,政治腐败,社会动荡不安。薛逢在这首诗中描绘了狩猎的场景,反映了当时的统治者对游猎的沉迷,以及民众生活在战乱和困苦中的现实。 在这一年,薛逢因为科举落榜,生活困顿,但他并未放弃对诗歌的热爱。他曾在《题纸鸢》中写道:“力微知倚困,志大却成沉”,表达了自己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心情。然而,薛逢并没有因此消沉,反而更加关注民生疾苦,关心国家的前途命运。 在这个时代,由于宦官当道,权臣割据,导致国家政治腐朽,百姓生活困苦。薛逢以诗歌为武器,揭露了社会的黑暗面,呼唤正义与公平。他的诗风雄浑豪放,寓意深刻,给人以强烈的震撼。
帆008008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