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惊秋

标题包含
惊秋
露竹风蝉昨夜秋,百年心事付东流。 明霜义分成虚话,阜俗文章惜暗投。 长笑李斯称溷鼠,每多庄叟喻牺牛。 五湖烟水盈归梦,芦荻花中一钓舟。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薛逢,字琼,唐朝著名文人。他的生卒年不详,大约生活在唐宪宗至唐宣宗时期(806-859年)。 薛逢出身于书香门第,自幼聪颖过人,才华横溢。他年轻时就因文采出众而受到世人的赞誉,被誉为“才子”。然而,...查看更多
喲喲粄
去完善

译文
在昨夜的秋风中,竹子与知了诉说着季节的变化,百年的沧桑与思绪都随流水而去。那如同寒霜般的正义被解读成了无足轻重的话语,而饱含深意的文字却只能被忽视。经常有人嘲笑李斯称自己只是茅厕中的老鼠,然而事实上却常常有更多的庄周用牺牲的牛来比喻。五湖的烟波里满载着归乡的梦,那梦中只有一只孤零零的小船漂浮在芦荻花丛之间。
喲喲粄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露竹风蝉:指秋天的景象。露竹,带露水的竹子;风蝉,秋风中的蝉声。 2. 百年心事:指人生的种种想法和愿望。 3. 东流:形容事物消逝不可挽回。 4. 明霜义分成虚话:指秋天的霜白,比喻道义的沦丧。 5. 阜俗文章:提高社会风气的文章。 6. 庄叟喻牺牛:庄子曾以牺牛为例,比喻无用之才。 7. 五湖烟水:指江南水乡的美景。五湖,古指太湖及其附近湖泊。 8. 芦荻花中一钓舟:描绘了一幅宁静的秋日画面。芦荻,芦苇;钓舟,钓鱼的小船。
喲喲粄
去完善
赏析
《惊秋》描绘了秋天的景色以及作者的心情。前两句“露竹风蝉昨夜秋,百年心事付东流”通过夜晚的露水和风声来展现秋天的气氛,同时表达出作者的心境。后两句“明霜义分成虚话,阜俗文章惜暗投”则体现了作者对于现实的不满和对理想的追求。 接下来的四句则表达了作者的感慨和无奈。“长笑李斯称溷鼠,每多庄叟喻牺牛”讲述的是历史上的故事,用来提醒人们要看清事实,不要被假象迷惑。最后两句“五湖烟水盈归梦,芦荻花中一钓舟”则是作者对于归隐生活的向往,希望能在五湖之畔过上宁静的生活。整首诗通过秋天这个意象来表达作者的心情和对社会的看法,同时也表现出他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喲喲粄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惊秋》是唐代诗人薛逢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作于唐武宗会昌五年(公元845年)的秋天。这一年,朝政腐败,宦官专权,藩镇割据,社会动荡不安。身为长安令的薛逢,对时局深感忧虑,以诗表达他的忧国忧民之情。 此时的薛逢正面临着人生中的一个转折点。他曾因直言进谏触怒宦官,被贬为巴州刺史。后来,虽然被召回朝廷任翰林学士,但仍受宦官排挤,无法施展抱负。在这样复杂的政治背景下,薛逢通过描绘秋天的景象,抒发自己内心的感慨。 此外,这个时期唐朝的社会矛盾也日益尖锐。由于宦官、权臣和藩镇势力的争斗,使得民众疾苦日重,民生凋敝。在这种背景下,薛逢用“夜深独雁惊”来表达自己对国家命运的担忧,以及对人民苦难的关注。
喲喲粄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