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日游开元观(时当水荒之后)
松柏当轩蔓桂篱,古坛衰草暮风吹。荒凉院宇无人到,
寂寞烟霞只自知。浪渍法堂馀像设,水存虚殿半科仪。
因求天宝年中梦,故事分明载折碑。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在松柏的树荫下,蔓生着桂花篱笆,古老的祭坛上长满了衰草,任傍晚的微风吹拂。这个荒凉的院子没有人来,只有烟霞中的寂静与落寞,独自感知。而寺庙里的水还在流淌,仿佛保存着昔日繁复的仪式。我想寻找到那个天宝年间的梦境,那石碑上的故事依然清晰可见。

去完善
释义
1. 社日:古代祭祀土地神的节日。
2. 开元观:唐朝的一处道教宫观。
3. 水荒:指水源短缺引起的水灾。
4. 当轩:位于房前;轩,房子前的走廊或平台。
5. 蔓桂篱:爬满桂树的篱笆。
6. 古坛:古老的祭坛。
7. 衰草:枯萎的杂草。
8. 浪渍法堂:指洪水淹过法会场所。
9. 像设:神佛像和陈设品。
10. 科仪:道教仪式和活动。
11. 天宝年中梦:天宝年,唐玄宗年号;梦,此处寓意盛世景象。
12. 折碑:记载国家大事的石碑。

去完善
赏析
本诗描述了诗人游开元观时的所见所闻。首先描绘了松柏、桂篱、古坛、衰草等景象,表现出萧条、衰败的氛围,暗示出当前环境的荒凉和人迹罕至的状况。接着,通过“浪渍法堂馀像设,水存虚殿半科仪”的描绘,展现出昔日辉煌的象征物在风雨侵蚀下逐渐消逝的景象,更增添了诗人心中的遗憾和感伤。
最后,诗人触景生情,想到曾经的盛世和繁荣情景,希望能在梦中再次见到天宝年间的美好时光。借助折碑的故事记载,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感慨和对往事的怀想。整首诗将现实与想象相互交织,深刻地展现了历史与现实的沧桑变化,以及人类在面对过去的辉煌和今日的荒凉时所产生的无奈与失落之感。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暂无最新数据,快去完善吧~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