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去也
惆怅人生不满百,一事无成头雪白。回看幼累与老妻,
俱是途中远行客。匣中旧镜照胆明,昔曾见我髭未生。
朝巾暮栉不自省,老皮皴皱文纵横。合掌髻子蒜许大,
此日方知非是我。暗数七旬能几何,不觉中肠热如火。
老去也,争奈何?敲酒盏,唱短歌。短歌未竟日已没,
月映西南庭树柯。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感叹此生不过百年时光,仍一事无成须发皆白。
回头看看妻子儿女,都是人生路上匆匆过客。
镜中回首往事,忆起当年青春面庞。
未曾反省日夜忙碌,如今皱纹交错面容苍老。
那曾经的发型,如今却已如大蒜般大小。
此刻方知岁月流逝,心灵炽热如火。
人生苦短,又能如何?击响酒杯,唱响短歌。
短歌尚未唱完,太阳已经落山,月亮倒映在庭院的树梢。

去完善
释义
1. 满百:指活到百岁,古人认为这是人的寿命极限。
2. 一事无成:指没有取得什么成就。
3. 头雪白:形容头发已经变白。
4. 幼累:指子女。
5. 老妻:指妻子。
6. 皆在途中:形容人生就像行走在旅途中,无法预知终点。
7. 匣中旧镜:指家里的镜子。
8. 见我:指见到年轻时的自己。
9. 朝巾暮栉:指每天早晚都要梳理头发。
10. 文纵横:指皮肤上的皱纹纵横交错。
11. 合掌髻子:指双手捧起头发的动作。
12. 蒜许大:形容头型像蒜瓣一样。
13. 非是我:指已经不是年轻时的我了。
14. 暗数:暗自计算。
15. 七旬:七十岁,这里指人生的年龄。
16. 中肠:指内心。
17. 争奈何:怎么去对抗这种无奈。
18. 敲酒盏:拿着酒杯庆祝。
19. 短歌:简短的歌曲。
20. 西南庭树柯:指西南方向庭院里的树木枝条。

去完善
赏析
薛逢的这首《老去也》淋漓尽致地描绘了岁月匆匆、英雄迟暮的感慨。首句“惆怅人生不满百,一事无成头雪白”以平实的口吻道出人生的短暂和无成,唤起读者对生活的珍视和反思。次句“回看幼累与老妻,俱是途中远行客”则聚焦于家庭成员,暗示生活的酸甜苦辣或许只是漫漫人生路上的一段插曲。
接下来的诗句更是深入揭示了时间的无情:“昔曾见我髭未生”意味着少年时代的时光倏然而逝,而随着年岁的增长,头发变白、皮肤褶皱,个人形象发生剧变。诗人通过“朝巾暮栉不自省,老皮皴皱文纵横”表达了自己在不知不觉中步入老年的无奈。
紧接着的“合掌髻子蒜许大,此日方知非是我”描绘了白发苍苍的形象,令人恍然发现这个自己已经不再是记忆中的模样。诗人在此告诉读者:“暗数七旬能几何,不觉中肠热如火。”暗示随着年龄的增长,对时光的惋惜和对未来的焦虑使人心生忧虑。
“老去也,争奈何”在整首诗中是情绪的转折点,诗人以坦然的心态面对衰老这一自然现象,他选择以幽默的态度来应对时光的无情:敲酒盏,唱短歌,在淡然的日子里寻求心灵的慰藉。最后一句“月映西南庭树柯”以静谧的景色收尾,象征著人生的起起落落,始终回归到自然的怀抱。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老去也》是唐代诗人薛逢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创作于晚唐时期,大约公元850年左右。
在晚唐时期,由于藩镇割据和宦官专权等原因,国家政治混乱,社会矛盾日益激化。在这种背景下,许多文人墨客都怀有忧国忧民的心情,通过诗歌表达自己的感慨和对国家的忧虑。薛逢也不例外,他的这首《老去也》便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创作的。
薛逢在这首诗中表达了自己年华老去、壮志未酬的无奈心情。他曾经有过辉煌的科举成绩,却因为没有得到朝廷的重用而郁郁不得志。在晚年的生活中,他仍然关注着国家的命运,希望能够发挥自己的才华,为国家做出贡献。然而,现实却是残酷的,他在人生的最后阶段依然未能实现自己的理想。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