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元龄弟寄悲秋四诗因次

标题包含
元龄弟寄悲秋四诗因次
支离病骨怯初寒,眠底清愁更万端。 勉和新诗寄鸿雁,江城夜月觅君看。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裘万顷(1079年-1148年),字元量,号竹洲,南宋著名文学家、诗人。他出生于浙江绍兴,是南宋初期“中兴四大诗人”之一。 裘万顷年轻时曾参加科举考试,但并未取得功名。后来,他在地方任职,担任过江西...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独自一人在这寒冷的夜晚里,身体衰弱不堪,心中涌起了无尽的忧愁。勉强提笔写下一首新诗,托鸿雁寄去给你,希望你在这江城的月色中感受到我的思念之情。
去完善
释义
1. 支离:形容身体虚弱,疲惫不堪的状态。这里指作者自己身体状况不佳。 2. 病骨:病弱的身体。 3. 怯:害怕,畏惧。这里指对寒冷天气的畏惧。 4. 初寒:秋天的开始,天气逐渐变冷的时候。 5. 眠底:睡眠之中,入睡后。 6. 新诗:新写的诗篇。 7. 寄:托运,传递。这里是邮寄的意思。 8. 鸿雁:大雁,古人常用鸿雁作为书信的象征。 9. 江城:江边的城市,这里指的是作者的所在地。 10. 夜月:夜晚的月亮。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在秋天中感受到的深深哀伤和思念之情。首句"支离病骨怯初寒"描绘了诗人病重在床,身体虚弱,无法抵挡初寒的状况,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疾病的恐惧和对生活的无奈。接着,"眠底清愁更万端"表现了诗人在睡眠中仍然被无尽的哀愁困扰着,这种哀愁可能来自于病痛的折磨,也可能来自于对亲人的思念和对生活的担忧。 接下来,"勉和新诗寄鸿雁"表明了诗人尽管身体状况不佳,但还是努力创作新诗,希望将这份情感通过鸿雁传达给远方的友人或亲人。最后,"江城夜月觅君看"则用了一个美丽的景象,希望友人在夜晚的江城中抬头仰望明月,感受他此刻的心境。 整首诗以哀愁为主线,展现了诗人对病痛的挣扎和对生活的无奈,同时也将那份深深的思念之情传递给读者。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元龄弟寄悲秋四诗因次》是南宋著名诗人裘万顷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是南宋后期,大约是公元12世纪末到13世纪初。 在这一时期,裘万顷的人生经历颇为坎坷。他曾担任过地方官吏,但因直言不讳而多次遭到贬谪。在官场上的失意使得他更加关注民生疾苦,用诗歌表达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对民生困苦的关注。 同时期,南宋正处于风雨飘摇之际。金国入侵,朝廷腐败,民生艰难。这些时代背景都为裘万顷的诗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他通过对秋天景色的描绘,表达了他对国家和人民命运的深深忧虑,以及对亲人的思念之情。这首《元龄弟寄悲秋四诗因次》正是这一时期的代表作之一。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