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洪氏浴室院
斗横宴坐一蒲团,丈室寥寥梦境寒。
夜炷波涵烟易冷,秋簷冰浸露先漙。
潭中寂境心灰见,镜里虚形面壁观。
俛仰清光无尽藏,细分沙界万尘宽。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在悠闲地坐在蒲团上, 那宽敞的房间显得冷清而虚幻.
夜晚油灯里的烟雾渐渐散去, 秋天的屋檐挂满了凝结的露珠.
我心如死水, 在潭水中映出自己的身影, 面对着镜子仔细端详.
抬起头仰望无尽的明亮月光, 心情豁然开朗, 仿佛整个世界都变得宽广无比.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题:指为诗歌题目,此处指的是《题洪氏浴室院》。
2. 洪氏浴室院:洪氏的浴室院落。
3. 斗横:星象术语,指北斗星。
4. 宴坐:安静的打坐或坐着。
5. 一蒲团:一个用蒲草编成的垫子,用于盘腿打坐。
6. 丈室:佛教语,指僧侣所住的房间。
7. 寥寥:空旷寂静的样子。
8. 梦境寒:形容环境寒冷,如同梦境一般。
9. 夜炷:夜间点燃的香烛。
10. 波涵烟:指烟雾弥漫的水面。
11. 秋簷:秋天的屋檐。
12. 冰浸露先漙:露水在秋天屋檐下凝结成冰。
13. 潭中寂境:指水潭边的寂静环境。
14. 心灰见:心境犹如死灰,这里指内心平静的状态。
15. 镜里虚形:镜子里的虚幻形象。
16. 面壁观:面对墙壁而观,源自达摩祖师在少林寺面壁参禅的故事。
17. 俛仰:俯视和仰视,这里表示观察。
18. 清光:清澈的光线。
19. 无尽藏:比喻无尽的宝藏。
20. 沙界:指世界的最小单位,也用来形容微小的事物。
21. 万尘宽:形容世界万物广阔无垠。
去完善
赏析
《题洪氏浴室院》徐安国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在洪氏浴室院的所见所感,表达了诗人对于禅宗意境的领悟。首联“斗横宴坐一蒲团,丈室寥寥梦境寒”,描述了诗人在浴室院中的静坐体验,通过对比斗横、丈室等具体景物,营造出一种寂静、空旷的氛围,让人感受到寒冷的梦境。
颔联“夜炷波涵烟易冷,秋簷冰浸露先漙”,进一步渲染了浴室院夜晚的景象。波涵烟和冰浸露分别代表水面上的烟雾和水滴,展现了自然界的美景,同时也传达出诗人内心的感受。
颈联“潭中寂境心灰见,镜里虚形面壁观”,通过潭中和镜子的比喻,揭示了诗人内心的平静与清澈。心灰见表示内心的沉寂,面壁观则暗示了诗人对于禅宗境界的参悟。
尾联“俛仰清光无尽藏,细分沙界万尘宽”,概括了诗人对浴室院的整体印象。俛仰清光无尽藏意味着诗人在这里找到了心灵的寄托,而细分沙界万尘宽则表达了对尘世纷扰的解脱之感。
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浴室院的景象,并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感悟,传达了诗人对于禅宗境界的理解。同时,诗句中的意象丰富多样,如斗横、宴坐、波涵烟、冰浸露等,都展现了诗人深厚的诗词功底。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题洪氏浴室院》这首古诗,创作于南宋时期,是由徐安国所作。徐安国生活在南宋末年,这个时期政治腐败、战乱频仍,民众疾苦,但他依然坚持自己的人生理想,立志要为国家和民族作出贡献。他游历四方,接触了各阶层的人民,了解了他们的困苦生活,这为他日后创作诗歌积累了丰富的素材。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是徐安国在一次游览过程中,偶然发现了一处幽静的浴室院。此处环境清幽,远离尘世喧嚣,仿佛是人间仙境。徐安国被这里的美景深深吸引,有感而发,创作了这首《题洪氏浴室院》。
在创作这首诗时,徐安国一方面感叹人世间的纷扰和无奈,另一方面也对这种超脱尘世的境界心生向往。他希望人们能够像他一样,在面对人生的困境时,保持一份乐观的心态,去寻找那些可以让自己心灵得到慰藉的美好事物。
去完善